Sei空投大戏:从争议到全民狂欢 资产跨链引爆Web3热潮

robot
摘要生成中

Sei的空投惊喜:从争议到狂欢

Sei的空投经历可谓一波三折。起初,由于其可观的融资额度和知名投资方的加持,再加上官方承诺的测试网激励空投,吸引了大量用户和机器人参与。据官方数据,测试网单日请求量曾高达千万级。

然而,当Sei要求用户进行实名认证时,却引发了全网哗然。虽然一些平台已经开始实施类似要求,但公链要求实名认证仍令人惊愕,社区嘲讽不断。最终,Sei在舆论压力下否认了这一要求。

社区情绪平复后,对Sei的期待也随之降低。但出人意料的是,Sei成为了某知名交易平台的launchpool项目,这再次点燃了社区对其空投的热情。

然而,Sei官方迟迟未公布空投细节,直到代币二级市场上线后一天才发布信息,此举引发社区不满。本文将为您解析Sei的空投规则、覆盖人群,以及其中的波折。

解开Sei空投之谜:哪些资格可以领取?如何领取?

空投规则:意外之喜还是隐藏玄机?

测试网参与者的失望

空投规则公布后,由于涉及两类用户群体且细则不够明确,加上领取界面仅为后端展示,引发社区困惑和不满。Sei官方被迫关闭多个社区频道,仅保留少数重要渠道。

空投对象分为两类:激励测试网参与者和六大公链活跃用户。据官方称,参与测试网的700万地址中,最大女巫集群拥有3万个地址。此外,同社交账号地址和绕过前端规则的机器人地址也被剔除。

然而,当合格用户查询空投数额时,结果令人失望。完成较少任务的用户仅获得交互Gas费,完成全部任务的也只得到约60枚SEI代币。

同时,发推任务可获20多枚SEI,跨桥任务可得200-400枚SEI,但这两项任务只能二选一。由于官方指引不明确,许多用户误做发推任务,导致空投数量大幅减少。

这样的设计让测试网参与者感到被戏弄,尤其是与非参与者获得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空投相比,更显讽刺。

解开Sei空投之谜:哪些资格可以领取?如何领取?

大规模空投引发全网热议

除了针对测试网用户,Sei还重点关注了以太坊、Arbitrum、Polygon等六条链的活跃地址。官方表示,此次空投将覆盖Web3世界的各个角落。

随后,Sei基金会宣布将跨链空投的合格钱包数量从50万增至150万个,范围扩大到2023年主流区块链的活跃用户,尤其是跨链频繁的地址。领取方式为将资产跨链至Sei网络。

起初,社区对此兴趣寥寥。但当有人传出符合条件的地址跨链后可获5000枚SEI时,情况骤变。微信群中不断有用户晒出5000甚至10000多枚SEI的领取截图,引发全民参与热潮。某些交易所的ATOM、OSMO代币被借空,OSMO短时涨幅达20%。

然而,并非所有符合条件的地址都能获得5000枚SEI,而是有一定概率。用户可通过增加跨链资产来提高获得更多代币的机会。根据社区反馈,跨链500美元可得20-200枚SEI,1万美元可得500-5000枚,10万美元可得500-13000枚。

由于许多用户拥有多个符合条件的地址,但资金有限或不愿承担风险,衍生出了代领服务。一方提供资金,一方提供地址,按约定比例分成。目前,提供资金方的分成比例已从20%降至10%。参与者需注意安全,谨防资产损失,尤其要拒绝提供私钥的要求。

解开Sei空投之谜:哪些资格可以领取?如何领取?

总结

从最终结果来看,Sei的空投设计获得了广泛赞赏,吸引了全网关注,并兼顾了各方利益。

对测试网参与者而言,虽然空投收益不如预期,但也被普惠到了主流区块链活跃地址的空投中,怒气逐渐消散,甚至加入了传播Sei的行列。

对此前不了解Sei的用户来说,这无疑是意外之喜。只需做好风险管理,就能零成本零风险获得空投,尤其是拥有多个符合条件地址的用户。

对Sei官方而言,这种大规模空投形式带来了巨大流量和声量,领取者的口碑传播效果显著。同时,通过用户的资产转移,提升了Sei网络的资产规模,为未来生态发展奠定了用户和资金基础。

目前,Sei的空投仍在进行中,继续引发热议和关注。

解开Sei空投之谜:哪些资格可以领取?如何领取?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链上小透明vip
· 07-15 23:23
好歹抢了点落地
回复0
Sunday Degenvip
· 07-15 23:06
还行 资金还在就行
回复0
ValidatorVikingvip
· 07-15 22:58
典型的千人认证戏剧……但协议指标晒出网络的稳定性,老实说。
查看原文回复0
区块烧烤师vip
· 07-15 22:57
sei浪费我时间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