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您要用於馬丁格爾交易的標的(BTC、ETH、非主流幣種等)。
作用:決定整體策略的風險、波動空間與資金消耗速度。
建議:請優先選擇流動性佳且主流加密貨幣(反彈機率較高、踩雷風險低);避免挑選冷門幣種或極端波動難以管理的幣種(若遇持續下跌可能直接被套牢)。建議新手選擇 BTC、ETH、XRP 等市值大的幣種,波動適中,資金佔用率可控。
含義:觸發加倉的邏輯(例如價格跌幅百分比、固定價差、技術指標信號)。
作用:決定策略加倉的頻率與深度。
建議:常見方式為跌幅百分比(例如每跌 5%-10% 加倉一次);條件愈嚴密(小跌幅即加倉),加倉頻率高、資金消耗快;條件愈寬鬆(需較大跌幅才加倉),資金消耗較慢,但攤平速度也較慢。
含義:相對於前一次買入價格的跌幅百分比。
作用:是加倉條件的核心參數,控制攤平速度。
建議:主流加密貨幣常用 5%-8%,非主流幣種則可放大至 8%-15%;數值較小時容易頻繁加倉,適合震盪行情但資金壓力較大;數值較大則適合高波動幣種,有助於降低無效加倉但可能錯失反彈機會。
含義:將策略計畫分成若干份資金,供多輪加倉使用。
作用:調控資金分配節奏,避免資金在前期就已用盡。
建議:可搭配最大加倉輪次決定(例如 5 輪次加倉,即分為 5 份買入);買入份數過少,攤平機會不足;買入份數過多,單次買入量太小,反彈獲利不明顯。
含義:每次加倉時的實際買入數量或金額。
作用:直接影響平均成本下降速度。
建議:常見加倉金額設定為上一輪金額 × 倍數(詳見「加倉金額倍數」);初始倉位不宜過大,否則後續資金壓力會顯著增加。
含義:整個策略允許加倉的輪次上限。
作用:限制資金消耗,避免極端行情導致資金全數耗盡。
建議:新手推薦設定 3–5 輪次(有利於管理資金風險);資金充裕者可設 6–8 輪次(以涵蓋更大跌幅);加倉輪次愈多,可因應更顯著回撤,但資金占用也愈多。
含義:價格反彈至平均成本以上多少百分比時即平倉。
作用:決定獲利的速度與幅度。
建議:常見設定為 0.5%-1.5% 止盈(快進快出);比例愈小,勝率高但單筆獲利有限;比例愈大,收益高但平倉成功機率降低。
含義:馬丁格爾策略分配的整體資金池總額。
作用:限制最大風險及最大倉位規模。
建議:務必預留至少 30%-50% 資金供後續加倉;投資額過小,容錯率低;投資額過大則資金壓力大,尤其遇到持續下跌時。
含義:每次加倉金額相較於上一輪的倍數(一般常用 1.2–2.0)。
作用:決定攤平成本的速度。
建議:倍數愈大,攤平成本快但資金消耗也快,風險隨之提升;倍數較小則資金壓力較輕,但需更大反彈幅度才能回本。
含義:下一輪加倉或止盈的觸發點。
作用:作為策略執行的即時指標。
建議:自動化程式會即時計算,手動交易則需事先設置委託單;避免隨意更動觸發價格,否則資金規劃易失控。
含義:觸發強制平倉的最大虧損百分比。
作用:避免極端行情使資金完全被套牢。
建議:多數人設定於 20%-50%,少數人選擇不設止損(高風險);設止損可保命,但可能鎖定虧損;不設止損則風險無上限。
含義:目前加倉已進行至第幾輪次。
作用:用於即時監控資金消耗進度。
建議:當前輪次逼近最大加倉輪次時,風險會急遽上升;需留意剩餘可加倉輪次,避免資金提前用盡。
含義:策略成功獲利、結束循環的輪次。
作用:用來衡量策略歷史勝率與穩定性。
建議:已完成輪次愈多,代表策略能適應當前市場情況;若連續多輪次失敗,可能說明市場環境已改變,須審慎是否繼續操作。
關鍵思路:所有參數調整須兼顧「資金管理」、「行情適配」與「心理承受力」三者的動態平衡。
資金管理 → 最大加倉輪次、加倉倍數、買入份數、投資額
行情適配 → 幣種選擇、跌多少加倉、止盈比例
心理承受 → 止損比例、浮動虧損幅度、輪次執行紀律
此種參數設計不僅展現馬丁格爾策略「越跌越買、降低平均成本」的核心理念,也運用止盈、止損等風險管理手段,保障能在震盪行情中穩健獲利。對於具備操作經驗與資金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妥善配置這些參數能在震盪或短期回調中有效回本及獲利,但同時一定要嚴守風險管理,以免在持續下跌時遭遇強制平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