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Zero安全隐患引发跨链协议设计反思

robot
摘要生成中

跨链协议的安全隐患:以LayerZero为例

在Web3领域,跨链协议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基础设施。然而,近年来频发的安全事件也暴露出了跨链协议潜在的巨大风险。本文将以LayerZero为例,探讨当前跨链协议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跨链协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以太坊扩容方案。跨链互操作性是Web3网络化的内在需求,相关项目往往能获得大额融资,总锁仓价值(TVL)和交易量也在持续增长。然而,普通用户难以识别不同跨链协议的安全等级,这增加了潜在风险。

LayerZero采用了一种"超轻量级"的跨链方案。其基本架构是:Chain A和Chain B之间的通信由Relayer执行,Oracle对Relayer进行监督。这种设计相比传统的多链共识验证,确实能为用户带来更快速的跨链体验。但这种简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1. 将多节点验证简化为单一Oracle验证,大幅降低了安全性。

  2. 假设Relayer和Oracle永远独立,这种信任假设难以长期成立,不符合加密原生思维。

为什么说LayerZero是伪去中心化跨链协议?

LayerZero仅负责消息传递,并不对应用安全负责。即使开放Relayer让更多人参与,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增加受信主体的数量并不等同于去中心化,反而可能带来新的风险。

如果LayerZero无法像Layer 1/2那样共享安全性,就很难称其为真正的基础设施。它更像是一个中间件(Middleware),让应用开发者自行定义安全策略。这种做法将安全风险转嫁给了应用方。

一些研究团队已经指出了LayerZero的潜在漏洞。例如,攻击者获取配置权限后可能篡改Oracle和Relayer,从而盗取用户资产。LayerZero目前采用的多重签名机制也存在被内部人员或已知团队成员利用的风险。

回顾比特币白皮书,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统应当杜绝可信第三方,实现去信任化和去中心化。而LayerZero要求用户信任Relayer、Oracle以及使用其SDK的应用开发者,这与"中本聪共识"的核心理念相悖。

LayerZero虽然宣称自己是去中心化的跨链基础设施,但实际上并不满足真正的去中心化和去信任标准。它的整个跨链过程缺乏欺诈证明或有效性证明,更没有将这些证明上链验证。

为什么说LayerZero是伪去中心化跨链协议?

构建真正去中心化的跨链协议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开发者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在不引入可信第三方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安全的跨链通信。这可能需要借鉴零知识证明等新技术,以在去中心化和性能之间寻求平衡。

总的来说,跨链协议的安全性关乎整个Web3生态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各种跨链方案,不能仅凭融资规模或流量数据来判断其可靠性。只有真正实现去中心化安全的协议,才能在未来的跨链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链上资深数据侦探vip
· 4小时前
果然是单点故障的风险啊
回复0
幽灵地址挖掘机vip
· 10小时前
呵 不出所料 交互信号早就暴露了安全漏洞的迹象
回复0
SocialFiQueenvip
· 10小时前
啊?这不就是个中心化的马甲嘛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