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区块链新威胁:链下绑架案频发 加密富豪遭遇物理攻击
区块链领域链下攻击风险上升,物理绑架事件频发
在区块链安全领域,我们常关注链上攻击、智能合约漏洞等技术层面的威胁。然而,近期一系列事件表明,针对加密资产持有者的线下暴力攻击正在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最近,一位加密货币富豪在一次庭审中回顾了自己去年遭遇的绑架未遂案。攻击者通过GPS追踪、伪造证件等手段掌握其行踪,并在他上楼时从背后袭击。幸运的是,这位富豪成功反抗并脱身。
随着加密资产价值不断攀升,这类针对加密用户的物理攻击日益频繁。本文将深入分析这种攻击手法,回顾典型案例,探讨其背后的犯罪链条,并提出实用的防范建议。
扳手攻击的定义与特点
"扳手攻击"这一概念源自一幅网络漫画,描述攻击者不使用技术手段,而是通过威胁、勒索甚至绑架等方式,迫使受害者交出密码或资产。这种攻击方式直接、高效,且实施门槛较低。
近期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针对加密用户的绑架案件频发,受害者包括项目核心成员、网红和普通用户。
5月初,法国警方成功解救了一位被绑架的加密货币富豪的父亲。绑匪索要巨额赎金并对人质实施残忍行为。
1月,某硬件钱包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及其妻子在家中遭到武装袭击,绑匪要求支付100枚比特币。
6月初,一名涉嫌策划多起法国加密货币企业家绑架案的嫌疑人在摩洛哥落网。
在纽约,一位意大利籍加密投资者被诱骗并遭到长达三周的囚禁和折磨。犯罪团伙通过链上分析和社交媒体跟踪,精准锁定目标。
5月中旬,某交易平台联合创始人的女儿和年幼孙子在巴黎街头险些被绑架。
这些案件凸显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相比链上攻击,线下暴力威胁更为直接有效,且实施门槛更低。值得注意的是,攻击者年龄普遍较轻,多为16至23岁之间的年轻人,具备基本的加密知识。
除了暴力绑架,还存在一些"非暴力胁迫"事件,如攻击者通过掌握受害者隐私信息进行威胁。这类情况虽未造成直接身体伤害,但已触及人身安全边界。
需要强调的是,已公开的案例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许多受害者出于各种考虑选择沉默,这使得链下攻击的真实规模难以准确评估。
犯罪链条分析
根据多起典型案件,扳手攻击的犯罪链条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信息锁定:攻击者通过链上数据分析、社交媒体情报收集等方式,初步评估目标资产规模。
现实定位与接触:确定目标身份后,攻击者会尝试获取其现实生活信息,包括居住地、常去场所等。常见手段包括社交平台诱导、公开资料反查、数据泄露利用等。
暴力威胁与勒索:一旦控制目标,攻击者往往采用暴力手段,迫使其交出钱包私钥、助记词等关键信息。
洗钱与资金转移:获得私钥后,攻击者通常会迅速转移资产,并采取混币、OTC交易等方式规避追踪。
应对策略
面对扳手攻击,传统的多签钱包或分散助记词等方法可能并不实用。更稳妥的策略是"有得给,且损失可控":
设置诱导钱包:准备一个看似主钱包但实际仅存少量资产的账户,用于应急情况。
家庭安全管理:家人需了解基本的资产管理和应对知识;设置安全暗号;加强家庭物理安保。
避免身份暴露:谨慎管理社交媒体信息,避免在现实生活中透露持有加密资产。最有效的防护是不让人知道你是值得盯上的目标。
行业思考
随着加密行业发展,KYC与AML制度在提升金融透明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执行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方面。
建议在传统KYC流程基础上,引入动态风险识别系统,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收集。同时,平台可接入专业的反洗钱与追踪服务,从源头提升风控能力。此外,加强数据安全能力建设同样重要,可通过专业的安全测试服务全面评估敏感数据的暴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