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再燃 加密市场遇冷 比特币从83500跌至74500美元

robot
摘要生成中

贸易保护主义阴影再现,全球经济与加密市场面临挑战

近一个世纪前,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给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这项以保护本国产业为名的法案,最终演变成一场贸易灾难,加剧了大萧条的严重程度。如今,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再次笼罩全球。

2025年4月,美国宣布将对华商品关税提高至125%,全球市场随即陷入恐慌。中国方面迅速回应,表示如果美方继续玩弄关税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并保留进一步反制的权利。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向75个国家提出了"90天关税暂停"的提议,将普遍税率降至10%,但将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排除在外。这种有针对性的贸易策略不仅增加了中美经济脱钩的风险,也让加密货币市场——这个全球资本流动的新领域——面临新的挑战。

历史的警示

1930年代《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带来的教训值得深思。当时,各国陷入报复性关税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国际贸易体系崩溃。这项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破坏性的贸易政策之一,给当代决策者敲响了警钟:贸易保护主义从来不是解决经济问题的良方。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该法案,将进口关税平均提高至59%的历史高位。虽然初衷是保护受大萧条影响的国内产业,但却引发了灾难性的连锁反应。全球主要贸易伙伴纷纷采取报复措施,导致1929-1934年间国际贸易萎缩近三分之二,美国出口额暴跌70%,全球失业率进一步恶化。这一政策不仅未能挽救美国经济,反而加剧了大萧条的深度和持续时间。

当前局势分析

2025年的关税争端与1930年代相比有所不同。美国似乎正尝试通过"选择性关税战"来重塑全球供应链——对中国施加极大压力,同时对大多数国家暂时缓和态度。这种"分化瓦解"的策略看似精明,实则潜藏风险。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不再是1930年代那个被动应对的贸易弱国。面对美方加征关税的决定,中国选择以"不予理会"的姿态冷处理,同时加快推进"去美元化"布局。这种战略定力表明,新一轮贸易战可能不会演变成1930年代那样的全面混战,而是一场更为持久的消耗战。

加密市场的反应

加密货币市场对全球流动性变化极为敏感。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加密市场也遭受全面冲击。比特币价格从83,500美元跌至74,500美元,以太坊跌幅更大,从1,800美元降至1,380美元,其他加密货币的总市值更是下跌超过40%。

市场流动性明显收缩,比特币月度资金流入从峰值1,000亿美元骤降至60亿美元,以太坊则转为净流出60亿美元。尽管出现大规模抛售,但随着价格下跌,亏损规模逐步缩小,这可能意味着短期卖压趋于耗尽。

从技术角度来看,93,000美元成为比特币重拾上涨动能的关键阻力位,而65,000-71,000美元区间则是多头必须守住的核心支撑区域。市场目前处于关键阶段,如果跌破支撑位,可能引发更剧烈的调整。

结语

加密市场在这场全球经济博弈中既是被动承受者,也是潜在的变革因素。当国际局势紧张、全球货币体系动荡之际,投资者可能会更加关注那些稀缺、全球性且不受单一政府控制的数字价值储存方式。或许,正是在旧秩序信誉受到贸易战侵蚀之时,新经济体系的种子悄然萌芽。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不明觉厉老张vip
· 07-05 07:50
熊市又开始了
回复0
月光玩家vip
· 07-04 13:52
大空多转空头
回复0
MissingSatsvip
· 07-03 02:28
熊了就该抄底
回复0
The Memefathervip
· 07-03 02:24
历史总会重演啊
回复0
链上考古学家vip
· 07-03 02:14
历史在重演啊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