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Howe
vip
幣齡2.4年
最高等級0
用戶暫無簡介
@0xBeyondLee 這麼高的嗎,有點超出我預期了哈哈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論一個投研博主做到極致是怎麼樣的👇🏻
分析是有人看的,互動是比較少的,抽獎是沒人參與的
還是自己太菜了😭 下來要落地些了,寫些小白點的內容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一些有用的交易指標想法』
羅列一下最近想做的一些事情,也推薦大家都來試試
我覺得挺有幫助的,但是迫於時間精力有限沒辦法一一到位,要是有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私信我一起搞搞
1️⃣ BN 上線幣種的各類指標異常監控(如極端費率,OI 異常等等)
這塊我之前其實已經用 AI 寫了一部分,不過還沒弄 API 調用限制部分
2️⃣ 用 Arkham @arkham 搜集一些二級方面的相關鏈上地址集,如各大 CEX 充提地址(監控大額充提)、巨鯨地址、知名人物錢包、代幣銷毀地址等等
3️⃣ 搜集分類統計各個 KOL 矩陣號,根據等級劃分爲內幕、做空指標等類別
這部分還可以根據各種數據和條件情況來區分出是哪些 agency 做的矩陣號
暫時先做這些,這三個應該有好一些博主已經做了的。其他的想法等上面三個做完了再來
BN0.59%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Towns 項目分析』
這個我就偷個懶,因爲能寫的並不多。我就直接簡單聊兩句,昨晚發在 TG 頻道裏的,同步一下
項目定位是 SocialFi 社交平台,而 SocialFi 賽道現在已經證僞了,但 Towns 卻能夠在今年融資兩輪,且都是知名歐美頭部機構
整個團隊中,最有關係的是他們的 CEO,之前在紅杉資本待了七年做 Scout,有 4 年時間是邊工作邊創業做 Towns
Scout 這個崗位我也是第一次聽,這裏也跟大家科普下。這一角色被業內戲稱爲“獸探”——如同球探發掘球星、星探挖掘明星,獸探旨在發現潛在的獨角獸企業
這就意味着 CEO 是有非常多的資源和人脈的,這也是爲什麼能拿到 a16z 這些頭部機構的投資
23 年拿了一輪,25 年依然能拿到兩輪頂級融資。這裏存在兩種可能:
1. CEO 的關係資源確實夠硬,可以刷臉
2. a16z 23 年投的項目,爲了不讓項目爛尾,開始拉攏資源攢局(我個人傾向是這種可能)
最終靠着生態位的資源優勢,成功拿到 Coinbase Ventures 的融資。所以能看到最先上的就是 Coinbase(但後面看了下 BN 公布得比較早)
當然這裏有個點值得提一下,衆所周知 Coinbase 自己做了 Base 這條公鏈,而 Base 目前的定位主要還是偏社交方向,比如 Farcaster,Firely 這些項目都是 Base 上的熱門項目。
TOWNS-9.12%
BN0.59%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最近偶爾會幫忙指點下鏈協小朋友的研報,發覺他們總會陷入一些細枝末節中
故簡單聊下我認爲寫研報應該是怎麼樣的
➣ 不過分糾結於各種研報結構/框架
結構/框架本質都是由人來制定的,別人的框架未必適合你。與此同時,過於細節的結構/框架很容易限制你的想象和擴展
研報的撰寫不應該是死板的,而是順應自己內心的想法和觀點去進展延伸的
➣ 不要使用任何 AI 工具去進行“潤色”
撰寫研報一方面是爲了促進自己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是在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
所謂好記性比如爛筆頭,當你寫下研報中的一字一句時,你都會被迫地思考這樣表達是否合理?讀者能否讀懂我想要表達的內容/觀點?
包括圖片,不要直接 cv 其他已有的圖片,盡量自己去做圖。在做的過程中你也會有很多潛在的輸入
這才是寫研報的意義所在,用 AI 只是在行偷懶的事,最多用來給你提供一些思路或素材
➣ 注重排版/格式/細節
這一點很重要,一篇好的研報一定是觀感很舒服的。好比你在商場選物品時總會下意識地去挑好看的/幹淨的
但我發現很多人在寫的時候,英文大小寫是不固定的,標點符號是不區分中英文的,圖片的排版是不做的,行距是隨心的
很多時候我是看不下去的(強迫症患者)
BTW,今天簡單梳理了下基於南姐 @ec_unoxx 巨作的擴展版思路。爭取這周末寫完,下周發出(打工還是充實啊
這應該會是繼上一篇《VC 進化三部曲》之後的又一篇長文
VC-2.8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更新一下最近提及的一些項目情況還有一些新項目
有些時候沒來及發推,我基本都會優先發布在 TG 頻道裏
1/ Plasma @PlasmaFDN
FDV 5億,融資 50M,最終籌到了 373M+,超募近 7.5 倍
看得出來熱度依舊不減,接下來就是等他們的主網上線,然後預售代幣就會開始發放了
2/ Theoriq @TheoriqAI
FDV 75M,融資 2M,最終籌到了 78M+,超募近 39 倍
屬於僧多肉少的階段,打完下來最終每個人應該都只拿到一點
3/ Espresso @EspressoSys
FDV 4 億,融資 4M,最終籌到了 5M+,超募近一倍多
高估值接盤的人比較少,並且還要鎖倉 1 年。能打滿說明至少還是有潛在買盤在
坦誠講這條款相當差,但項目方如果會玩的話,這部分預售額度相當於沒有短期拋壓,那麼高控盤的玩法是可以實現的
這個就得看項目方自己的實力了,目前看是比較難的
4/ Linea @LineaBuild
天亡級 PUA 項目終於要 TGE 了,這項目不送他歸零真對不住它
我到現在都沒想明白有些工作室至今還重倉 fomo 它的原因
不過 Linea 上應該有不少質押鎖倉的 ETH,不知道屆時解鎖出來會不會影響到盤面上
FOMO4.52%
ETH-3.0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聽說這兩天老馬又開始清僵屍粉了
而我卡了好幾個月的 6.3k 粉開始不降反增了
封印開始松動,反觀有位老師直接被抹去一個 0
這又是什麼水平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Zama 值不值得參與?』
聲明:本文非廣,純調研該項目的潛力和發展預期。不想看分析的可直接看末尾總結
1️⃣ 項目定位
FHE + MPC + ZK 組合構建的一個隱私協議層。可以在不完全公開交易所有信息的前提下,還能夠通過交易驗證。本質上是個 FHE 基建設施
2️⃣ 項目背景
目前共融資兩輪,核心投資人主要是領投的 Multicoin Capital,Protocol Labs,Pantera Capital 和 Blockchange。天使投資人有波卡創始人,前以太坊 CTO Gavin Wood,Solana 聯創兼 CEO Anatoly Yakovenko 等
3️⃣ 團隊背景
這裏用 GPT 補充下後面兩段經歷在密碼學領域的含金量
ISO/IEC JTC 1/SC 27 是信息安全、網路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國際標準化分委員會。能在其中擔任 Editor(編輯)或 Co-Editor(共同編輯),說明其不僅參與討論,還有權起草、修改甚至決定標準內容,屬於高度核心角色;同時法國在國際標準制定中是主要參與國之一,作爲法國代表團的密碼專家,並連續服務超過 15 年,說明在國家層面被認可爲權威技術專家
➣ Marc Joye,Zama 首席科學家。數學背景出身,曾擔任 UCL Crypto Group 研究員,從其發表的論文和書籍來看,一直都在進行相關密碼學研究,曾攻擊成功過
FHE11.59%
ZK-5.92%
DOT-2.74%
ETH-3.0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發覺這世界是個巨大的忽悠鏈,不同角色之間存在着巨大的信息差,由此衍生出不同的景象:
➣ VC 忽悠項目方,項目方忽悠 KOL,KOL 忽悠散戶,散戶忽悠自己
➣ 項目方忽悠 VC,忽悠 Agency,忽悠 KOL,忽悠散戶,甚至是忽悠自己
➣ Agency 忽悠項目方,忽悠 KOL,忽悠散戶
後續空了再展開聊聊
VC-2.88%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發覺越是隱藏某些信息(正常都是公開的),越是有鬼
指某 Kaito 上榜項目
KAITO-2.25%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Crypto 行業還是挺有意思的,現在入圈包不虧的,因爲你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解鎖如下成就/經歷:
➣ 一分鍾 50 個來回的極致 PvP 手速
➣ 曾經不再關心的世間新聞如今確手拿把掐,比傳統媒體知道的更快更準
➣ 英雄不問出處的生存環境,出門在外身分都是自己給的,怎麼舒服怎麼來
➣ 一眼辨別項目好壞,每天可看幾十個,就是辣眼睛
➣ 遇到各種牛鬼蛇神,極致的人性放大器,讓你對七情六欲,世態炎涼有了更深的體會
➣ 層出不窮的各種 drama 事件,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 說了這麼多,好像沒看到啥財富效應,確實如此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老師們,真得請教下了
被封的原因基本上都是被舉報
我是不是被資本做局了🙃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明天就是 Eric 哥斷網的第 50 天了
我們能看到奇跡發生嗎🫣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已經刪推了,如果你還留着有二維碼的照片但還沒加上,可以繼續嘗試,我看到都會通過的🫡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大的來了,我等了這麼久的 UX 限價單終於來了
這下出門不用再擔驚受怕了😋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有個問題我很想請教下各位老師們
大家的梗圖或視頻都是哪裏找的,我愣是找大半天都沒找到可以匹配我想要的圖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祛魅理論三:警惕第一次創業的創始人』
爲什麼資本會更青睞投資連續創業者而不是首次創業者?
答案很簡單,選首次創業者踩坑的概率要大得多
我們先講講連續創業者的一些優勢:
一是有過項目全流程的經驗,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
二是知道如何與投資人們打交道
三是若有成功的項目經歷,個人信用和背書會很好
所以比特幣質押龍頭 Babylon 在早期融資時非常的輕鬆,靠的就是項目 Founder 們的個人經歷和魅力
反觀首次創業者,最忌諱遇到以下這種人:
➣ 不懂裝懂
➣ 不把前人們的經驗教訓當回事
前者在一些傳統行業轉行創業的人身上尤爲明顯,他們總是依賴於自身的過往經驗,從來不會想着靈活應對以符合市場趨勢
以至於每當他們想要大幹一場時,最後都會被大幹一場
後者則跟初次接觸交易的小白類似,投資人們由於接觸過大量的項目且參與了很多項目流程,因此對於項目發展過程中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案是比較受用的
但首次創業者心中會有一種執念,他會默認自己的處理方式才是最優解。以至於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嘗試,最後還是投資人提供的方案最簡單高效
很多初次創業的項目就是倒在了嘗試的過程中,因爲錢燒完了,沒有足夠的現金流可以維持項目發展
基於此,當我們在調研一個初次創業的項目時,需要着重觀察以下兩點:
➣ 創始團隊是否有足夠的認知和對市場的理解。如果還有一些不可替代的過往項目經歷那是再好不過,如 Huma
➣ Found
BTC-1.48%
BABY-2.8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祛魅理論二:白皮書的真真假假』
白皮書最開始出現的目的是爲了讓大家能夠更清晰地理解項目的願景和所做的事情,與項目方對齊
這也是爲什麼直到現在,大家調研項目時總會優先去看項目白皮書,我也不例外
但現在的項目白皮書跟以前相比是否有一些不同呢?
過去的白皮書是創始人一字一句認真寫的。尤其在 GPT 還未廣泛應用前,ICO 時期各種項目白皮書滿天飛,其中有感染力或是有“價值”的都拿了不少錢
雖然最後大部分項目不是難產而亡,就是 rug 了,但我們好歹也能說人家是在認真“騙”的
現在的白皮書,願景是微醺時刻瞎 jb 吹牛的,復雜公式是 GPT 瞎倒騰的,內容是幾千塊 rmb 找寫手瞎寫的,錢是從投資人身上忽悠來的
別以爲白皮書看不懂的就是好項目,可能項目方自己也不懂,但人家要的就是你看不懂
一套流程行雲流水,你以爲白皮書是給我們散戶看的?no no no,都是爲了錢。咱就說讓一個沒有參與過項目全過程的人寫出來的項目白皮書它能好到哪裏去?
當然,這裏並不是說全部項目都是如此,只是舉出一種現象
所以下次在看項目白皮書的時候,記得擦亮眼睛噢
GPT-1.1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話題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