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tle (MNT) 暴涨40%创5个月新高!链上活跃度激增1600%,机构持仓成Layer2赛道新焦点

Layer2项目Mantle原生代币MNT近期强势崛起,价格突破0.88美元,创下自3月以来新高,8月至今涨幅超30%。更惊人的是24小时交易量暴增450%至5亿美元,链上日活跃地址数一个月内飙升1600%(从7,000激增至120,000)。核心驱动因素包括:Mantle财库斥资3.92亿美元购入101,867枚ETH加入战略以太坊储备(SΞR),跻身Web3实体ETH持仓第8位;mETH协议凭借再质押机制吸引Republic Technologies等机构资金;UR应用打通传统金融与DeFi通道。然而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前10大钱包控盘超89%,项目方财库独占49%,高集中度暗藏波动风险。本文将深度解析MNT暴涨动因与潜在挑战。

链上活跃度井喷,SΞR持仓引爆机构关注 据Artemis Analytics链上数据,Mantle网络日活跃地址数在短短一个月内实现了1600%的爆炸式增长(从7,000跃升至120,000),标志着用户参与度强势回归与社区信任重建。这一增长势头始于7月中旬,并延续至8月。 关键转折点发生在同期:Mantle正式加入战略以太坊储备(Strategic ETH Reserve, SΞR),其财库豪掷3.92亿美元购入101,867枚ETH。此举使Mantle一举成为Web3领域最大ETH持有实体之一,在SΞR榜单中位列第8。随着7月中旬以来ETH价格从3,000美元涨至4,000美元,MNT因持有巨额ETH储备而与之形成价格联动,显著推升币价。知名投资者CyrilXBT对此评论道:“巨鲸抄底Mantle绝非偶然,加入SΞR是其低调却影响深远的战略布局。”

mETH协议+UR应用:构建机构资金入口与生态效用 Mantle生态的核心组件mETH协议是基于其网络构建的质押平台,通过质押(Staking)与再质押(Restaking)机制最大化ETH收益。该协议披露:“Mantle持有链上最大ETH计价财库之一:跨mETH、cmETH和ETH的总价值超3.2亿美元。”这一基础设施吸引了如Republic Technologies等上市公司,其在2025年第二季度将大量累积的ETH转换为mETH,显著提升了Mantle在机构投资者中的信誉度。 与此同时,UR应用的上线为MNT增添了新效用。UR作为基于Mantle Network的智能加密应用,致力于将区块链技术融入主流银行服务,实现传统金融(TradFi)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融合。交易员Tardigrade指出:“MNT重启涨势且动能强劲,我认为这与其新推出的UR应用密切相关。”这些进展彰显了Mantle为机构资本流入开辟通道的明确战略。

量价齐升创纪录,高持仓集中度暗藏风险 BeInCrypto数据显示,MNT价格触及0.88美元(5个月高点),24小时交易量突破5亿美元,较上月平均水平翻倍有余,呈现典型的量价齐升格局。 然而,CoinMarketCap数据揭示了一个潜在风险点:前10大MNT钱包控制着超过89%的总供应量。其中,仅Mantle项目财库就持有总供应量的49%以上(这些代币用于资助开发、质押和战略投资)。这种极高的代币集中度意味着价格波动可能被放大,且少数主体的行为对市场影响巨大。尽管近期涨幅显著,MNT当前价格仍远低于其2024年创下的历史高点1.50美元

结语:机构背书与生态扩展驱动增长,控盘风险需警惕 Mantle (MNT) 凭借加入SΞR的战略持仓、mETH协议吸引的机构资金以及UR应用带来的新效用,成功实现了价格突破与链上活跃度的爆发式增长,成为Layer2赛道近期最亮眼的项目之一。其机构化路径生态扩展为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但投资者必须清醒认识到高持仓集中度(前10钱包控盘89%)带来的潜在风险:

  1. 项目方财库占比过大(49%),其代币释放或操作可能显著影响市场。
  2. 流动性虽短期激增,但控盘集中可能导致价格波动加剧。 未来MNT能否延续涨势并挑战前高,将取决于机构资金持续流入的强度UR等应用的采用率以及项目方财库代币管理的透明度。交易者在参与时需密切关注链上大额地址动向,并设置严格风险控制措施。
MNT7.88%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