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失守关键支撑!本周收盘成多空分水岭,牛市旗形形态告破引趋势之忧 | BTC价格预测

比特币(BTC)在跌破关键支撑区域后正尝试反弹,但分析师Rekt Capital警告本周表现将决定其中期趋势走向。BTC周末跌至112,296美元低点,失守自7月初突破后维持三周的114,000-120,000美元震荡区间,更关键的是跌破了周线图上的“牛市旗形”形态下沿(约117,200美元)。若本周收盘无法重回该形态内部,则确认破位有效,可能进一步下探112,000美元支撑;反之若能收复,则视为“假跌破”,上涨趋势有望延续。本周收盘结果还将决定BTC第二轮“价格发现上涨阶段”(PDU2)的命运,历史规律显示第5-7周为危险区域。

关键支撑失守,牛市旗形形态告急 比特币(BTC)价格在跌破一个关键支撑位后,正试图收复部分失地。然而,知名分析师Rekt Capital指出,本周的价格表现将对加密货币的下一阶段趋势起到决定性作用

上周末,比特币自7月初突破上涨以来首次失守其突破后的震荡区间(114,000-120,000美元),并在8月3日触及112,296美元的局部低点。此前,BTC在7月曾创下122,838美元的历史新高(ATH)。临近7月底,BTC波动加剧,并在最后一周两次测试区间下沿支撑。然而,与之前周末的反弹不同,BTC最终于8月1日彻底失守这一关键区域。

Rekt Capital分析指出,比特币的涨势可能面临风险。BTC在周线图上曾形成一个看涨的“牛市旗形”(Bull Flag)形态,并一直将该形态的低点(约117,200美元区域)作为支撑位坚守,直至最近一次周线收盘跌破。分析师认为,本周的价格表现至关重要,它将揭示:

  1. 看跌情景: 形态底部(~117,200美元)是否转化为新的阻力位,从而确认有效破位,并可能导致价格再次下探测试112,000美元区域作为支撑。
  2. 看涨情景: BTC价格能否成功收复该形态结构内部。若能,则最近的下跌可被视为一次“假跌破”(Fake Downside Deviation),之后价格将重新与原有的看涨形态同步上行。

本周收盘决定“价格发现阶段2”命运 Rekt Capital进一步阐述,本周的表现将决定比特币第二轮“价格发现上涨阶段”(Price Discovery Uptrend 2,简称PDU2)的未来走向。技术上,此轮上涨已进入第五周。

根据“牛市旗形”形态的演变结果(成功收复形态内部或确认破位有效),我们将能判断PDU2是会继续,还是说BTC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异常短暂的PDU2(仅持续约2周)。

分析师上周曾预警,随着BTC进入此阶段的第5至7周(历史规律显示第二轮价格上涨往往在第5-6周开始放缓,并在这一“危险区域”(Danger Zone)触及峰值),价格发现趋势的延续可能面临失败风险。

  • 延续上涨的条件: 若比特币成功收复牛市旗形形态并挑战新高,则其第二轮价格发现上涨将按照历史规律继续推进。
  • 趋势终结的信号: 若BTC本周收盘未能站上形态底部(~117,200美元)并确认进一步下行,则意味着第二轮价格发现上涨(PDU2)在第二周就已结束,这比历史上任何一轮都短得多。更严重的是,这将揭示BTC实际上已进入其第二轮“价格发现回调阶段”(Price Discovery Correction),这“将与历史模式完全相悖”。

宏观视角:第三轮上涨仍存可能 Rekt Capital从宏观层面指出,比特币仍有充裕时间为可能的第三轮价格发现上涨(PDU3)做准备。如果第二轮上涨阶段确实已经提前结束,那么最终的第三轮上涨可能会大幅上涨,以弥补当前这轮上涨表现不佳的缺憾。

此前,该分析师曾表示,第二轮上涨之后的发展将取决于回调阶段持续的时间——一次短暂的回调可能为熊市开始前的第三轮上涨创造机会。

结语: 比特币当前正处在关键的技术十字路口。失守牛市旗形下沿使得短期风险加剧,而本周能否收盘于117,200美元上方将成为判断中期趋势强弱的核心指标。这不仅关乎短期多空力量转换,更牵涉到第二轮价格发现上涨阶段的存续与否。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本周收盘结果,若确认形态破位,则需警惕下探112,000美元支撑的风险;若能强势收复,则历史规律暗示上涨趋势仍具韧性。宏观上,即使本轮上涨提前结束,第三轮上涨的潜在可能性仍为长期持有者留下一线希望。

BTC-0.79%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