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DePIN热潮背后的真相:创新概念还是Web3新骗局
Web3世界中的DePIN热潮:创新还是骗局?
近期,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概念在Web3圈层引发热议。这一概念承诺通过区块链技术和代币激励,将现实世界的基础设施去中心化,并为用户参与建设提供回报。然而,当我们深入观察这些项目时,不禁要问:这是真正的创新,还是另一轮骗局的重演?
回顾Web3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相似的模式。从Filecoin矿机热潮,到GameFi的"玩赚"浪潮,再到如今的DePIN,似乎都在重复"经济激励+场景包装"的老套路。尽管这些项目常常能引发短期的热潮,但鲜有能走出可持续商业化道路的成功案例。
当前DePIN市场中,大多数项目都在宣传"用就能挖"的理念。充电、通话、装插座、开车,甚至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行为都被赋予了"挖矿"的概念。这些看似比虚拟游戏更贴近现实需求的应用,却往往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硬件价格虚高、代币价值缺乏支撑、生态难以持续。
以Helium为例,这个曾经的DePIN明星项目,其Hotspot设备曾被炒至2500美元一台。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节点失效和币价暴跌,最终让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Hivemapper推出的549美元行车记录仪,虽然概念新颖,但其代币HONEY价格长期低迷,地图数据质量和使用频率也令人质疑。
Jambo在非洲市场推广的Web3手机,虽然销量可观,但其背后是否真能构建起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仍存疑问。Ordz Game的复古掌机和TON手机等产品,也都面临着similar的问题:硬件功能平平,真实价值有限,更多依赖于"空投预期"来吸引用户。
更令人担忧的是,某些项目如Starpower,其销售的智能插座价格远超市场同类产品,却缺乏明确的技术和生态支撑。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早期的"矿机期货骗局"。
DePIN的理念本身并非全无可取之处。它试图将Web3的经济激励模型延伸至现实世界,理论上可以实现基础设施的去中心化、构建大规模用户网络,并通过代币设计实现公平激励与透明治理。然而,当前市场上绝大多数DePIN项目,本质上仍是靠"卖硬件"来收割散户。所谓的"生态赋能"往往依赖于KOL包装、概念炒作和空投预期,而非解决实际问题或创造真实价值。
真正成功的DePIN项目需要强大的供需模型设计、透明且可持续的激励机制,以及对硬件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深入理解。当前市场中,大部分项目并非在解决现实问题,而是在包装概念收割用户。当硬件沦为炒作工具,当代币变成毫无价值的"数字奖券",当所有叙事都围绕空投预期展开时,DePIN很可能只是Web3世界中另一轮庞氏循环。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能看到一些不依赖硬件销售和空洞叙事,而是通过真实使用和实际收入来维持运营的DePIN项目。只有这样,DePIN才能真正实现其承诺的创新和价值,而不是成为又一个令人失望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