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政策驱动型市场:加密货币价格对公共信息敏感度分析
政策驱动型市场:加密货币对公共信息的敏感度分析
近期,加密货币市场的变化让许多资深参与者感到困惑。有观点认为,2024/2025年的市场正在经历一个"政策驱动型"阶段,即市场走向主要受政策变化影响。这与前几轮牛市形成鲜明对比:2017/2018年被视为"社区驱动型市场",新的资产发行模式创造了财富效应;2020/2021年则是"技术驱动型市场",新的资产应用(如DeFi和NFT)推动了市场发展。
本文将聚焦于近期的政策驱动事件,特别是公开政策信息对加密货币价格的影响程度。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持续出现的信号往往会产生麻木感,这可能源于各种交易策略的磨平效应或感知能力的降低。
自2024年比特币ETF获批以来,除了传统的技术指标外,ETF的日净流入/流出数据成为预测价格走势的重要参考。以太坊(ETH)的价格与ETF资金流动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而比特币(BTC)的相关性则不太显著,尤其是在11月某位政治人物可能获胜后,这种相关性进一步减弱。
总的来说,市场对公开信息的敏感度正在逐步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信息完全失去了影响力。
近期,某位政治人物多次就关税问题发表言论,包括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关税、对外国钢铁和铝制品加征关税等。通过分析这些言论对BTC和ETH价格的影响,我们发现市场对第一次和第三次关税言论反应最为强烈,而后续反应逐渐减弱,到第五次时甚至出现小幅上涨。
结合ETF资金流动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3月1日之前,BTC ETF就已经出现大规模资金流出,这可能是投资者为规避风险或离场所致。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后续关税言论对市场的影响减弱——那些对风险敏感的投资者已经离场。
3月4日和7日的市场反应值得特别关注。3月4日的关税实施虽在预期之内,但受日本央行加息影响,市场反应更为剧烈。3月7日的关税言论虽有影响,但当日同时发生的其他重要事件(如某重要会议和储备政策公布)对市场预期的影响可能更大。
表面上看,市场似乎对持续的关税言论产生了"脱敏"效应,但实际上,这可能是因为风险厌恶型资金已经撤离,留在市场中的交易者已经将"关税"因素纳入了定价考虑。
总的来说,市场并非真正麻木或脱敏,而是在不断进行精密的风险计算。对于投资者而言,重要的是要持续关注各种政策信号,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市场对这些信息的反应模式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