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马来西亚加密税收监管全解析:法律定位、税务政策与监管框架
马来西亚加密货币税收与监管制度概览
1. 马来西亚税收体系简介
马来西亚的税收体系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直接税主要有所得税、不动产盈余税和石油所得税等;间接税包括国产税、关税、进出口税、销售税、服务税和印花税等。马来西亚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税制,联邦政府负责制定全国性税收政策,由内陆关税局和皇家关税局分别执行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征收。各州政府则有权征收土地税、矿产税、森林税等地方性税种。
主要税种概述
公司所得税:税率根据公司类型和资本规模有所不同,一般为15%-24%。
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从0%到30%不等。
预扣税:针对非居民企业和个人,税率因收入类型而异,通常在10%-15%之间。
房地产盈利税:根据持有期限不同,税率从5%到30%不等。
进出口税:进口税率因产品类型和贸易协定而异;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征收0-20%的出口税。
2. 加密货币的法律地位与税收政策
加密货币的法律定位
马来西亚不承认加密货币为法定货币,但将部分加密资产归类为"数字资产",纳入证券监管框架。符合特定条件的代币被视为证券型代币,其发行和交易需获得监管批准。
加密货币税收制度
马来西亚目前对个人持有加密货币不征收资本利得税。然而,如果个人或企业从事频繁的加密货币交易或相关业务,其收益可能被视为营业收入而需缴纳所得税。
税务机关可能将以下情况认定为需要缴税的"日内交易者":
计税方式
对于被认定为日内交易者的纳税人,其应税收益通常按照加密货币处置价格减去获取成本的差额计算。以加密货币形式获得的收入,则按照收到时的市场公允价值计入应税所得。
与加密货币交易直接相关的费用,如果被认定为《所得税法》规定的"风险性商业活动"支出,可在税前扣除。
3. 马来西亚加密监管框架的演进
马来西亚逐步建立了以证券委员会(SC)和国家银行(BNM)为核心的双轨监管体系,分别负责加密货币的证券属性监管和金融稳定管理。近年来监管框架的主要发展包括:
2014年:BNM声明不承认加密货币为法定货币。
2018年:BNM发布反洗钱政策指南,要求加密服务平台执行严格的客户身份验证等制度。
2019年:SC将具证券特征的数字货币纳入《资本市场与服务法令》监管范围。
2020年:SC发布《数字资产指南》,详细规定ICO、数字资产交易所等方面的合规要求。
2021-2022年:加强对未授权平台的执法,并关注DeFi、稳定币、NFT等新兴资产形式。
2024年8月:SC修订《数字资产指南》,进一步明确数字货币的证券地位,规范ICO、IEO和数字资产托管服务。
4. 未来展望
马来西亚在加密货币监管与税收方面采取了审慎渐进的策略,力求在维护金融稳定和投资者保护的同时,为创新留出空间。随着市场的发展,预计未来马来西亚将进一步完善监管框架,可能包括:
通过这些举措,马来西亚有望在控制风险的同时,逐步释放加密经济的增长潜力,为区域金融创新树立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