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稳定币演进与未来:从美国银行业汲取经验看加密支付发展
稳定币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从美国银行业历史中汲取经验
稳定币作为一种创新的支付方式,已经简化了价值转移的方式。尽管使用人数已达数百万,交易额达数万亿美元,但对稳定币的定义和理解仍然模糊不清。
稳定币是一种价值存储和交换媒介,通常与美元挂钩。在短短5年的发展中,稳定币经历了从非足额抵押到超额抵押、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演变。这一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理解稳定币的技术结构,消除市场误解。
稳定币已构建了一个平行于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的市场,年交易量甚至超过了主要支付网络。要了解稳定币的局限性和可拓展性,美国银行业的发展历史提供了有益参考。
近年来,稳定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法定支持稳定币如USDT和USDC因简单安全而被广泛采用。
资产支持稳定币的采用相对滞后,但在传统银行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去中心化、低质押率稳定币如Luna-Terra已失败。
新兴的策略支持合成美元仍处于探索阶段。
美国银行业发展历史回顾
在1913年《联邦储备法》出台前,不同货币形态的风险和价值差异较大。银行票据、存款和支票的实际价值取决于发行人、兑现难易度和信誉度。
1913年后,美元价值趋于统一。现代银行通过存款投资来平衡盈利和风险,信贷成为提高货币供应量和资本效率的重要手段。
稳定币为用户提供了类似银行存款和票据的体验,但采用去中心化的形式。稳定币的发展路径可能会从简单的存款和票据开始,随着去中心化借贷协议的成熟逐步向资产支持方向发展。
稳定币的三种主要类型
法定货币支持的稳定币
类似于19世纪美国银行券,由法定货币支持并可兑换。目前占稳定币总供应量的94%以上,主要由Circle和Tether发行。为增强信任,发行机构接受审计并获取相关牌照。
资产支持的稳定币
由链上借贷协议发行,模仿银行通过信贷创造货币的方式。目前占比较小,但随着链上经济活动增加有望扩大。用户可根据治理透明度、资产质量、智能合约安全性等标准评估。
策略支持的合成美元
结合抵押品和投资策略,实质上是开放式对冲基金中的美元份额。风险较高,不适合作为可靠的价值存储或交换媒介。目前主要受到风险偏好较高的用户欢迎。
未来展望
稳定币已成为重要的支付工具,全球流通量超过1600亿美元。未来,法定支持稳定币可能继续主导市场,而资产支持稳定币的占比有望随着去中心化借贷协议的成熟而增加。
DeFi领域可能继续创新,推出更多策略支持的合成美元产品。同时,资产支持稳定币的质量和数量也有望提升。总的来说,稳定币有望重构支付行业,为现有企业和初创公司创造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