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马来西亚加密监管双轨并行 税收政策渐趋明朗
马来西亚加密货币税收与监管制度概览
1. 马来西亚税收体系概述
马来西亚的税收体系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直接税涵盖所得税、不动产盈余税和石油所得税等,间接税则包括国产税、关税、进出口税、销售税、服务税和印花税等。该国实行分税制,联邦政府负责制定全国性税收政策,并由内陆关税局和皇家关税局分别执行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征收。各州政府则有权征收土地税、矿产税、森林税等地方性税种。
主要税种介绍
公司所得税:根据公司规模和性质不同,税率从15%到24%不等。
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范围为0%-30%。
预扣税:针对非居民企业和个人,根据收入类型征收10%-15%不等的税率。
房地产盈利税:根据持有期限长短,税率从5%到30%不等。
进出口税:大多数进口商品需缴纳进口税,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征收出口税。
2. 加密货币的法律地位与税收政策
法律定位
马来西亚并不承认加密货币的法定货币地位,但将部分加密资产视为"数字资产",纳入证券监管框架。符合特定条件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需获得监管许可。
税收处理
目前,马来西亚对个人持有的加密货币不征收资本利得税。然而,如果个人或企业从事活跃的加密货币交易或相关业务,其收益可能被视为营业收入而需要纳税。
税务机关可能根据以下因素判断纳税人是否属于"日内交易者":
对于被认定为日内交易者的纳税人,其应税收益计算方式为:加密货币处置价格减去取得成本的差额。
以加密货币形式获得的收入,需按取得时的市场公允价值确认应税收入并缴纳所得税。
如果加密货币交易被认定为"风险性商业活动",相关的专属费用可在税前扣除。
3. 加密货币监管框架的演进
马来西亚逐步建立了以证券委员会(SC)和国家银行(BNM)为核心的双轨监管体系。主要发展历程如下:
2014年:BNM声明不承认加密货币为法定货币,不予监管。
2018年:BNM发布反洗钱政策指南,要求加密服务提供商履行相关义务。
2019年:SC将部分数字货币纳入证券监管范畴。
2020年:SC发布《数字资产指南》,详细规定ICO、交易所等监管要求。
2021-2022年:加强对未授权平台的执法,关注新兴数字资产形式。
2024年:SC更新《数字资产指南》,进一步明确数字货币的证券属性及相关监管要求。
4. 未来展望
马来西亚在加密领域采取审慎渐进的监管策略,在保障金融稳定的同时为创新预留空间。随着市场发展,预计未来监管将进一步完善:
这些举措有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促进马来西亚加密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