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新加坡Web3监管升级 行业格局重塑与机遇并存
新加坡Web3监管收紧后的行业格局重塑
近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发布声明,要求未获牌照的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在6月30日前停止所有业务。这一举措标志着新加坡监管政策的重大转向,对当地Web3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这次监管风暴的核心是2022年通过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该法案为数字代币服务提供了全面监管框架,特别是第137条终结了新加坡作为加密资产"监管套利天堂"的历史。新规要求所有在新加坡设有营业场所并向境外用户提供数字代币服务的个人或机构必须获得DTSP牌照。
MAS对"数字代币服务"的定义几乎涵盖了所有数字资产业务环节,包括代币发行、托管服务、经纪交易、转移支付等。这种"穿透式监管"逻辑全面覆盖了新加坡境内外业务,瞄准了"Base新加坡,服务全球"的监管套利空间。
新规出台后,当地Web3从业者迅速分化。一些小型项目团队表示难以承受高昂的合规成本,不排除搬离新加坡的可能。而一些本地业内人士则认为,这更多是对既有框架的明确和细化,实用型代币和治理型代币目前并不在监管核心之列。
与此同时,香港和迪拜趁机向全球加密人才伸出橄榄枝。香港立法会议员公开欢迎相关企业迁移,并推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迪拜则凭借优惠的税收政策和专门的数字资产监管机构吸引人才。
然而,监管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不可能有某一地区完全独立于全球环境。Web3和稳定币在现有主权金融监管体系下被推到聚光灯下,是技术创新被吸纳的必然结果。
在新监管格局下,稳定币和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稳定币市场五年增长超过1100%,在跨境支付中的活跃度不断攀升。RWA也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对于成功获得牌照的机构而言,这次监管转折反而构建起了清晰的竞争壁垒。目前仅有33家企业获得数字支付代币牌照,区域资金与机构正加速向这些企业集聚。一些本地机构如MetaComp已经搭建起完善的合规持牌体系,通过区块链方式构建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
未来十年,随着各国监管深化,合规能力将成为行业分水岭。那些具备前置牌照、扎实支付网络与RWA发行结构的先行者,才有望在新一轮全球数字金融秩序中定义规则、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