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韩国Web3转型2025Q1:监管松绑与生态崛起
韩国Web3市场2025年Q1报告:从投机到产业生态的转型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韩国Web3市场概况
2025年第一季度,韩国Web3市场迎来重要转折点。这个曾被视为全球项目"流动性出口"的市场,正在向结构化的自持产业生态系统转型。
尽管散户投资活跃且市场流动性充裕,韩国Web3行业的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相对缓慢。监管重点主要放在投资者保护而非生态发展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行业的全面增长。
主要障碍包括:企业账户难以与加密交易平台对接,以及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牌照的高门槛准入要求。这使得企业难以合法地将运营中获得的加密货币兑换为法币。虽然部分企业选择通过境外实体来规避风险,但这种做法存在监管隐患且难以长期持续。
这些制度性限制,加上远超本地生态发展水平的投资热潮,导致部分项目将韩国市场主要视为获客渠道。在这种背景下,外界将韩国简单定义为"流动性出口"的说法难以完全反驳。
然而,2025年第一季度的市场动向表明,韩国有潜力从投机驱动型市场转向产业振兴导向型市场。近期的监管改善,如允许企业账户进行加密货币交易,标志着结构性变革的实质性进展。在表象之下,全球项目正在本地开发者群体扩大和新举措涌现的支持下,稳步构建韩国本土生态系统。
制度进展:企业加密货币交易账户开放
金融服务委员会(FSC)于2025年2月13日公布了《企业参与加密货币市场路线图》,计划分阶段解除实施七年之久的企业加密货币交易限制。
路线图分为三个阶段:
这一政策变化为韩国企业开展Web3业务奠定了法律基础,有望通过引入具备结构化风险管理和长期策略的机构投资者来增强市场稳定性,并推动包括加密货币基金和托管服务在内的金融服务多元化发展。
然而,这一变化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如分阶段放松管制可能导致供需失衡,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随着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入市,政府加强税收监管的力度可能增加;机构投资者的保守风险管理策略可能导致资金集中流向比特币,引发小市值代币市场活跃度下降的担忧。
全球Web3项目在韩国的战略布局
继美国和中国之后,韩国已成为全球Web3项目的核心战略市场。众多国际团队积极招募韩国人才并建立实质性合作,展现出从表层营销向建设可持续、开发者主导的本地生态的战略转向。
一些全球项目通过直接支持韩国本土团队来构建生态。例如,某知名公链项目每季度举办演示日,展示可用产品并积极吸引用户,形成向项目和参与者提供实质价值的反馈闭环。另一个区块链基金会则通过启动结构化的开发者支持计划,包括正式项目数据库、系统化支持架构和扩展网络接入,以可扩展方式强化本地生态。
黑客马拉松活动已成为培育韩国Web3开发者和强化市场潜力的重要平台。2025年3月,多个全球项目在韩国举办了大规模黑客马拉松,吸引了数百名参与者。这些活动的规模和成功有助于扭转韩国作为纯投机市场的认知,展示了强大的本土开发者生态系统。
结语:韩国Web3市场的转折点
2025年第一季度,韩国Web3市场迎来从投资驱动向产业驱动转型的关键时刻。监管进展为结构化市场参与奠定基础,全球Web3项目的持续生态建设努力助力韩国市场实现长期增长定位。
同期,韩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汉江项目"完成首次零售用户实境交易,主要商业银行开始探索韩元稳定币发行。在基础设施方面,业界正在讨论"一交易所-多银行"模式,有望提升市场灵活性和用户准入。
这些发展清晰展现了韩国Web3领域向可持续产业生态的演进。经历多年监管约束和结构性低效后,韩国正进入政策协同、机构参与和产业级增长初现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