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特朗普代币引爆全球加密市场 香港力推RWA代币化抢占先机
特朗普个人代币发行引发关注 全球加密市场迎来新机遇
近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发行个人模因币$Trump,再次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吸引到加密货币市场。分析认为,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宫,可能会为美国的加密货币监管开启新篇章,推动更多机构投身加密创新浪潮。一位美国政策专家表示,这一举动传递出美国准备领导加密行业的信号,其他国家需要警惕,以免在这一领域落后。
实物资产代币化:金融创新的新前沿
代币化正从概念逐步走向落地,被业内专家称为"资产管理的第三次革命"。预计未来几年,这一领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非稳定币类代币化资产规模将突破300亿美元。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香港正积极拥抱实物资产(RWA)代币化浪潮。2024年的施政报告提出推动RWA代币化及数字货币生态建设,相关监管机构也推出了鼓励资本市场采用代币化技术的计划。这些举措表明香港希望通过代币化重塑其金融竞争力,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美国机构引领全球代币化创新
目前,推动全球代币化创新的主要力量来自美国。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传统金融机构,在推动比特币现货ETF的同时,也正借助代币化加速传统金融资产与业务上链。多家知名金融机构正掀起第一波代币化浪潮,并将影响力辐射全球。例如,某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推出的美债代币化基金规模已超6.3亿美元,另一家大型银行也通过其平台引领美国国债和货币基金等传统资产代币化。
相比之下,香港在代币化领域尚未出现具备全球影响力的机构或项目。尽管香港在政策推动方面表现积极,但传统金融机构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对Web3行业仍保持谨慎态度,更多处于观望状态。这使得香港虽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但在代币化创新中的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香港代币化发展建议
为了在代币化领域取得更大进展,香港可以考虑以下策略:
结语
RWA代币化作为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产物,理想状态是既促进现实资产向链上迁移,又不将其价值局限于链上,最终服务和反馈现实经济。面对全球金融机构在代币化领域的积极行动,香港需要把握时机,加速创新步伐。如果香港能充分利用其制度和市场优势,在给予传统机构更多创新空间的同时探索与监管的平衡,并依托内地庞大的资产支持,未来在代币化领域将拥有巨大优势。据估算,香港潜在的代币化资产规模高达36万亿港元,前景广阔。
业内期待香港能在2025年在RWA领域实现快速发展,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