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五一囤币:从资本主义生产逻辑看比特币稀缺性
五一假期来临,我们不禁回想起这个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它源于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进行的大规模罢工。
每逢这个时节,总有一些自诩为经济学专家的人士鼓吹取消劳动法,提倡完全自由雇佣制。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经济学理论和观点往往带有特定立场。即便有人试图掩饰自己的立场,只要他们发表言论,其倾向性就会显露无遗。
这些所谓的经济学专家,大多站在企业主的立场上发声。他们的论调可能正印证了某位文学大师曾经的批评——"资本家的乏走狗"。
这位文学大师曾经尖锐地指出,这类人往往对富人卑躬屈膝,对穷人则咆哮不已。即便没有特定雇主,也会本能地讨好所有富人,攻击所有穷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家声称5天8小时工作制会导致贸易战甚至热战的论点是完全错误的。事实恰恰相反,过度加班和过量生产才是迫使资本家寻求海外市场的根本原因,这也是17至19世纪全球殖民战争的主要诱因之一。
人类的生产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给自足,只求温饱,不与他人竞争。
第二阶段是为满足他人需求而生产,扩大规模直至市场饱和。
第三阶段是纯粹为了利润而生产,不顾实际需求,一味扩大产能,甚至不惜采取非常手段来创造需求。
显然,第三阶段的过度生产才是导致贸易冲突、战争和帝国主义的根源。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
在这种模式下,资本家就像疯狂追逐热点的投机者,看到哪里有暴利就会蜂拥而至。最终结果往往是供应过剩,大多数投资都会归于零。
经历过比特币投资的人可能更能理解: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稀缺的。盲目扩大生产,就像疯狂追逐热点一样,表面上似乎财富唾手可得,实际上却因过度供给而迅速贬值。
资本家为利润而生产,与追逐热点的投机者无异。两者都陷入了负和博弈的内卷陷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卷,表现为现代经济学普遍认可的生产过剩现象,即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导致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关键区别在于生产的动机是"为了人"还是"为了钱"。第二阶段及之前,生产还是以人为本的。而从第三阶段开始,生产就变成了以金钱为本。
这就引出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人究竟是目的还是手段?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答案很明确:人是实现利润的手段。
因此,金钱从满足人的需求的工具,变成了人的主宰。人沦为了金钱增值的工具,沦为了廉价劳动力。
资本家最担心的就是劳动者不再工作。因为一旦所有人都停止工作,就没有人为他们创造利润了。
所以,普通劳动者实现财务自由,对资本家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如果人人都财务自由了,谁还会为他们工作?
因此,宣扬人人都能像资本家那样不劳而获、靠利润生活的财务自由理念,很可能是一种智力税,是一种收割手段。
教授你致富方法的人,目的往往不是让你致富,而是为了自己致富。这才是真实的逻辑。
合理的财务自由逻辑可能是,通过十年的劳动换取终生的自由。也许在生产力更高的未来,一年的劳动就能换取终生的自由?
那么在当前的历史阶段,普通劳动者该如何突破困境?
其实你只需要看得更透彻一些。
世界是一个循环。
资本家从你这里拿走的,你可以从另一端拿回来。
我们反复讨论资本家和资本主义生产的逻辑,就是为了提醒读者,要站在更高的层次和维度去看问题。
既然资本家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一种投机行为,那么聪明的你应该明白,面对这种负和博弈的局面,你该如何从中获利?
是否要参与其中?
如果你有绝对的优势,那么参与其中没问题。愿赌服输即可。
或者你是操盘手。那么你进入市场就是为了收割。
但如果你只是普通人呢?
我找到的答案是,利用过量生产、过量发行和资本疯狂的天生弱点,稳稳持有那个相对最稀缺的资产:
比特币。
为此,我总结了一句话:一切剩余归比特币。
囤好比特币,五一安心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