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搶劫案:加密資產如何獲得法律保護

robot
摘要生成中

虛擬貨幣搶劫案:一個關於加密資產法律保護的典型案例

近年來,隨着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加密貨幣逐漸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雖然這些數字資產表現爲代碼和數據,但它們所具有的價值、可轉讓性和獨佔性,使其具備了財產的本質特徵。在中國,盡管相關政策禁止將虛擬貨幣作爲法定貨幣使用或進行炒作,但司法實踐中已普遍認可其作爲"特定虛擬商品"或"數據型財產"的地位。

在刑事司法領域,涉及虛擬貨幣的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主要集中在詐騙、盜竊和計算機犯罪等類型。然而,直接通過暴力或威脅手段獲取虛擬貨幣的搶劫案件並不常見。因此,2021年發生在江西宜春的一起比特幣搶劫案引起了廣泛關注,成爲司法實踐中的一個典型案例,爲加密資產在刑事案件中的定性和量刑提供了重要參考。

一場事先張揚的比特幣搶劫案

案情概述:一場未遂的比特幣搶劫計劃

2021年5月,因炒幣虧損的賴某得知一位老師持有至少5個比特幣(當時單價約25.5萬元人民幣),萌生了搶劫的念頭。他通過網路招募同夥,向某應徵加入。兩人在宜春會面後,制定了詳細的搶劫計劃,準備控制目標人物並索要其比特幣帳戶和密碼。

爲實施搶劫,賴某甚至準備了尼龍扎帶,並繼續聯繫其他潛在同夥。然而,警方根據線索及時介入,在5月11日下午將兩人抓獲,犯罪計劃尚未付諸實施就被終止。

一審法院認定兩人構成搶劫罪,分別判處賴某三年、向某一年有期徒刑。二審法院則認爲本案屬搶劫預備階段,未造成實際財產損失,也未對比特幣價值作出合理認定,因此改判賴某一年六個月,向某九個月,顯著減輕了刑期。

搶劫比特幣是否構成搶劫罪?

本案的一個核心爭議點是:搶劫比特幣是否構成《刑法》意義上的搶劫罪?法院的生效判決給出了肯定答案。

盡管比特幣本質上是一串加密數據,但由於其具備交換性、可轉讓性及現實市場價值,符合"廣義財物"的特徵:管理可能性、轉移可能性和價值性。二審法院引用了相關政策文件,認定比特幣爲"特定的虛擬商品",屬於應受法律保護的"數據型財產"。

法院認爲,搶劫比特幣的行爲侵害的仍是他人的財產利益,與傳統搶劫現金或實物並無本質區別。雖然本案中犯罪人員未實際着手實施搶劫,但其行爲已構成犯罪預備,符合搶劫罪的構成要件。

涉虛擬貨幣犯罪的量刑考量

在涉及虛擬貨幣的搶劫案件中,如何確定"搶劫數額"成爲量刑的關鍵難點。二審法院提出了以下考量因素:

  1. 被害人購買價格:優先考慮,最能反映實際損失。
  2. 案發時交易平台價格:如無購買記錄,可參考侵害時國外平台的即時價格。
  3. 銷贓價格:如有,可作爲輔助依據。

法院強調,雖然我國不承認比特幣的貨幣地位,但也未禁止個人持有和轉讓。因此,被害人對虛擬資產的合法持有應受到法律保護。

在本案中,二審法院沒有採用"數額巨大"的加重處罰,而是綜合考慮了搶劫預備階段的危害性、手段和現實風險,作出了相對從輕的判決,體現了司法機關在處理新型財產犯罪案件時的理性和審慎態度。

結語:加密資產法律保護的未來展望

本案的裁判不僅爲涉虛擬貨幣搶劫案件提供了指導,也明確傳達了一個信息:虛擬貨幣的財產屬性已在中國刑法實務中得到廣泛認可。

在現行法律框架下,比特幣等加密資產雖不具備貨幣屬性,但其財產價值已得到確認。無論是通過何種手段侵犯這類資產,只要行爲人有非法佔有的目的,都將按照財產類犯罪處理。

隨着數字經濟的深入發展,涉及加密資產的刑事案件可能會更加復雜多樣。未來的法律體系需要進一步明確虛擬貨幣的法律屬性、市場估值標準以及數據與財產的界限,以建立更加統一和穩定的司法裁判規則。同時,相關法律從業者也需要不斷提升專業知識,以更好地應對這一新興領域的挑戰。

可以預見,加密資產將越來越多地獲得法律的認可和保護,而任何侵犯其持有人合法權益的行爲,也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一場事先張揚的比特幣搶劫案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币圈塔罗师vip
· 6小時前
法律终于认可虚拟币
回復0
SandwichVictimvip
· 6小時前
币圈也该有王法
回復0
GasFeeCryervip
· 6小時前
法律的进步在于细节
回復0
Frontrunnervip
· 6小時前
法币也是数据账本
回復0
逃顶大师vip
· 6小時前
法律必须紧跟时代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