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大陸“老錢”們現在入局穩定幣晚不晚?
近年來,穩定幣正從一個加密資產細分領域,走向全球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前沿。5月21日,香港立法會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6月17日,美國參議院通過《指導與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簡稱《GENIUS法案》),一時間,穩定幣成爲金融圈的大熱門。
一批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已開始在“合規數字金融”與“穩定幣通用支付”的交叉地帶展開探索。京東金融、圓幣科技等企業已經開始進行鏈上支付與穩定幣的場景探索,香港的渣打銀行、安理國際與香港電訊也聯合啓動了合規穩定幣支付網絡,爲未來金融業的變革提供了重要範式。颯姐今天將以這三家“先行者”的案例爲切入點,帶領大家探討一下內地傳統金融機構在穩定幣浪潮中可能遇到的挑戰與應對,如何充分發揮後發優勢,趕上這場風潮。
01 目前三組(家)穩定幣業務建構的基本情況
京東幣鏈科技聚焦跨境支付和供應鏈金融,穩定幣應用場景明確,與支付業務結合緊密。根據京東幣鏈科技CEO劉鵬的相關發言,京東穩定幣是一種基於公鏈,並與港元(HKD)或美元(USD)等法幣1:1掛鉤的穩定幣。第一階段暫定發行的是港元和美元錨定的穩定幣,具體情況會基於監管及市場需求而調整。目前還沒有正式發行,已經進入沙盒測試第二階段,主要面向零售和機構提供移動端及PC端應用產品。測試場景主要包括跨境支付、投資交易、零售支付等。旨在提升企業間資金流轉效率,通過穩定幣牌照能夠實現全球企業之間的匯兌,降低全球的跨境支付成本。
圓幣科技主要計劃發行港元穩定幣HKDR,與港元1:1錨定,選擇以太坊作爲底層區塊鏈,將採用智能合約自動執行發行與贖回機制,確保每一枚穩定幣都有足額法幣儲備支撐。用戶可通過合規交易所或支付平台進行HKDR與法幣的兌換,從而實現資金的高效流轉。HKDR的儲備資產由高流動性資產組成,存放於持牌金融機構的獨立帳戶,並通過定期第三方審計確保透明度,完全符合香港《穩定幣條例》的監管要求。圓幣科技穩定幣建設的特點是合規結構設計靈活、支持RWA場景落地。旨在打造可監管、可擴展的穩定幣體系,服務跨境結算、資產交易與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需求。
渣打銀行、安擬集團(Animoca Brands)與香港電訊(HKT)三家成立合資企業,參與香港金管局“穩定幣發行人沙盒”,共同推進一款掛鉤港元的合規穩定幣。該項目集結三方優勢:渣打提供銀行級資金托管與風控,充分發揮強大金融實力和豐富運營經驗,安擬集團貢獻Web3技術(尤其是區塊鏈領域),香港電訊則負責發揮在通信資源上的優勢,推動移動錢包與支付場景對接,以提升跨境與本地支付效率、服務機構與個人用戶,實現穩定幣在大灣區及香港金融生態中的廣泛應用爲目標。
02 穩定幣浪潮對內地傳統金融機構的衝擊
穩定幣的金融模式和傳統金融模式具有很大區別,具備傳統金融模式所不具備的一系列特點,這勢必會給內地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帶來很大衝擊。
首先,穩定幣以其鏈上實時結算、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正在挑戰銀行主導的傳統支付體系,削弱其在跨境支付、清算和中介服務中的壟斷地位。
其次,穩定幣所依托的區塊鏈技術具備資產可編程、智能合約自動執行等能力,推動金融資產向通證化演進,衝擊銀行傳統的帳戶體系和托管模式。
最後,穩定幣的廣泛應用往往伴隨去中心化架構和新型金融生態崛起,催生大量“非銀機構”金融創新主體,使銀行面臨被邊緣化的風險。尤其在港澳及東南亞等人民幣離岸市場,穩定幣有望成爲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補充工具。
03 內地傳統金融機構趕上穩定幣風潮的現實難點
即便意識到穩定幣的價值與趨勢,內地傳統金融機構要“趕上風潮”仍面臨不少現實阻礙,主要來自相關政府監管以及規範體系的不成熟:
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對穩定幣、加密資產一直採取審慎甚至“封閉式監管”態度。雖然DC/EP(數字人民幣)取得進展,但對於市場化的錨定穩定幣,仍缺乏明確合規路徑。這使得銀行很難正面參與穩定幣的設計、發行和交易。香港、新加坡等地穩定幣業務的蓬勃發展主要是因爲監管“沙盒”機制爲金融科技試驗提供了保護與試錯環境,而內地金融監管體系尚未建立類似機制,導致創新成本居高不下,並可能進一步引發合規風險。
另一方面,穩定幣的最大價值在於“跨境支付”和“鏈上資產流通”,但中國內地對資本項目下的資金流動仍存在較大限制,對於資金流向監管較爲嚴格,很多穩定幣模型難以在本地實現“閉環流轉”。
04 中國內地傳統金融機構的轉型思路與建議
穩定幣的浪潮無法回避,趕上這波風潮的關鍵在於明確自身定位並積極布局。颯姐團隊認爲,在目前穩定幣的浪潮與衝擊中,內地傳統機構可以採取以下幾條轉型策略:
**(一)**從B端產業支付切入,重構企業清結算網路
如京東金融所示,通過在產業鏈支付中引入準穩定幣工具,可以繞過C端(消費端)的監管高壓,在B端(商家端)形成效率優勢,並爲後續監管放松後穩定幣業務在C端落地積累經驗。可以以產業金融場景爲突破口,將穩定幣打造爲聯盟鏈架構下的“記帳單位”,爲供應鏈金融、倉儲採購、企業間帳期支付等場景提供支持,等待時機成熟後逐步過渡到更復雜的鏈上資產服務。
**(二)**加強和科技公司間協作,充分利用技術賦能
在21世紀經濟報的採訪中,圓幣科技CEO劉宇直言,圓幣科技的核心管理團隊融合了各個背景的成員,有來自互聯網金融大廠的,也有來自傳統銀行的,可以爲合規風控提供經驗。許多核心成員也有着web3的經驗,因爲穩定幣連接了法幣世界與數幣世界,所以必須要能夠說“兩個世界的語言”。如實踐所示,傳統金融機構可通過投資、聯盟、SPV合作等方式,與穩定幣科技企業協同,以較低風險參與試點,以技術賦能穩定幣業務,並逐漸掌握技術主動權。
**(三)**積極在港澳開展試點,進一步推動跨境合作
參考渣打等國際銀行的路徑,內地機構可通過在港設立子公司或聯合實驗室,在港澳“監管沙盒”中推進穩定幣支付、結算、資產代幣化等業務,然後再以服務外資的名義反哺內地業務。可以充分利用港澳地區的金融開放政策,與渣打、圓幣科技等有基礎設施的公司對接,推動代幣化存款、穩定幣支付試點,學習相關企業先進經驗,爲內地業務的開展做好準備。
總的來說,盡管挑戰重重,內地金融機構仍有路徑“趕上風潮”,關鍵在於認清定位、分步推進、積極合作、盡快試點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在合規路徑下展開,不能違反內地既有監管體系,否則將得不償失。
05 寫在最後
如果說過去的金融系統是“水利系統”,以流動性爲主,那麼穩定幣系統更像“電力系統”:高效、可編程、跨境即達。中國內地的傳統金融機構,不能也不應當錯過這場金融領域的基礎設施革命。京東金融、圓幣科技、香港三方合作已經爲內地金融機構提供了現實參照。穩定幣浪潮已至,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勇氣從根本機制層進行再造,而不僅僅是做一個“上鏈的銀行”,除了勇氣之外,也要注意保持清醒大腦,一切合法合規爲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