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非洲實踐:加密貨幣助力普惠金融新機遇
回歸本源:非洲土地上的加密貨幣實踐
幾個月前,我再次踏上非洲這片熱土。皮卡飛馳而過揚起的黃土,讓落日餘暉勾勒出非洲大陸陌生又熟悉的印象。置身事外,才會有足夠的空間來思考我們從事的加密貨幣行業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深入了解後發現,加密貨幣能夠給予非洲欠發達國家的,是一次與世界再次同頻的機會。從這些國家對加密貨幣的信仰和篤定中,我們能夠看到它們已經不滿足於與舊制度、舊體系的妥協,而是選擇全面擁抱加密貨幣,奔向一片光明的未來。
在新加坡參加行業會議期間,我有機會與一些同行交流,討論了"加密貨幣行業是否已經結束"這個問題。這讓我想起幾周前的一件小事:
如今我在巴黎生活已經兩年。一天,正在家門口小咖啡館遠程工作,突然接到一個來自烏幹達的來電。驚訝、驚喜和困惑交織的寒暄之後,我才意識到,離開非洲的傳統行業工作投身加密貨幣,已經是7年前的事了。
打電話來的是烏幹達政府的高級顧問。在我曾經扎根非洲的幾年裏,先後爲央企和UN國際發展系統工作,旨在促進非洲工業化進程和普惠金融。在他的幫助下,我們合作過中烏合作招商引資、烏幹達婦女手工業促進等大小項目,結下了友誼。
關於非洲生活那幾年的經歷可以展開講很多,有高大上的,比如和塞內加爾總統在他家裏談笑風生;有驚險的,比如好朋友的男友在肯尼亞首都我們常去的商圈遭遇恐怖襲擊不幸喪生,而我由於臨時改變航班,避開了埃塞俄比亞航空史上最嚴重空難。但決定離開非洲,是一個堅定的決定。
價值的轉移:錢在哪,怎麼花?花到哪?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三次全球性的產業革命。從蒸汽革命、電力革命到信息革命,每一輪工業革命都是生產力的變革帶來了生產關係的改變,推動一些國家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參與到世界價值分配的體系中。
然而,非洲由於長期被殖民的特殊歷史背景,以及種種復雜的產業政策和國際政治因素,一直未能參與到這個"分蛋糕"的過程中。
非洲真的很窮嗎?事實並非如此。尼日利亞首都拉各斯是全球私人飛機密度最高的機場。交易所上線非洲本地支付通道後,非洲的人均交易量遠超過歐洲和亞洲國家。非洲的貧富差距極其懸殊,上層階級富有程度超出一般認知,而普通民衆則生活在貧困線上。
在一次國際組織的課題調研中,我親眼目睹了這種貧富懸殊。我們住在每晚300美元的豪華酒店,這相當於很多當地人半年的收入。看到富人在紅海邊享受奢華生活,而服務員眼神中充滿麻木和迷茫,這種對比令人深思。
正是在那時,我決定放棄傳統的援助工作。我們談論產業轉移、發展制造業,但這個過程太慢了。整個傳統"援助"體系中,真正受益最多的可能並不是那些被"授之以漁"的非洲工人,而是坐在發達國家辦公室裏寫報告的高級文員。
真正的去中心化,在坎帕拉的菜市場
在烏幹達,我接觸到了一些有趣的加密貨幣應用。當地一個組織開發了可以在沒有3G網路的地方,用非智能手機進行點對點加密貨幣轉帳的系統。這種基於USSD技術的手機支付方式,讓沒有銀行帳戶的人也能方便地進行轉帳和匯款。
在坎帕拉菜市場,我親身體驗了這種簡單高效的支付系統。只需要一部50美元的手機,3分鍾就能完成開戶、身分驗證和轉帳。當地遍布官方和非官方的服務點,人們可以隨時將電子餘額兌換成現金,或者將現金充值到帳戶中。整個過程完全點對點,沒有第三方介入,解決了信任問題。
後來,我加入了某交易平台,參與了非洲的加密貨幣慈善項目。我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完全透明的點對點捐贈平台。每一筆加密貨幣捐贈都可以被追蹤,直接到達烏幹達村民的錢包地址。村民們用這些加密貨幣購買日用品,形成了一個小型的加密貨幣經濟循環。
我們還發行了一種特殊的"價值穩定幣",每一枚代表一個烏幹達女孩一年使用衛生巾的價值。這個項目解決了當地女性因缺乏衛生用品而面臨的健康問題,同時也展示了加密貨幣在社會公益領域的應用潛力。
回歸本質:支付與金融的融合
在今年的行業會議上,PayFi成爲一個新熱點。Payment+Finance的新概念,讓許多項目重新煥發生機。無論叫它PayFi還是FiFi,重要的是我們開始回歸加密貨幣作爲支付工具的根本屬性。
就像價值和財富的再分配一樣,世間萬物的發展都遵循基本規律。真正能長久存在的,是那些能爲社會創造正面價值的產物。回歸這一本質,我們對加密貨幣的信念也就不會那麼脆弱。
希望在經歷了這麼多年後,我們能重新審視加密貨幣的初心。那些在非洲用穩定幣購買日用品的村民,以及用加密貨幣結算的菜農,或許才是加密貨幣最純粹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