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去中心化存儲發展新趨勢:從礦幣邏輯到實用性驅動
去中心化存儲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
去中心化存儲曾是區塊鏈領域的熱門賽道之一。FIL和Arweave作爲代表性項目,市值一度達到數十億美元。然而隨着時間推移,冷數據存儲的實用性和永久存儲的必要性都受到質疑,去中心化存儲的前景也被打上問號。近期Walrus和Shelby的出現爲這一領域帶來新的活力,尤其是在熱數據存儲方面展現出新的可能性。本文將回顧幾個主要項目的發展路線,分析去中心化存儲敘事的變遷,探討這一技術的普及前景。
FIL:存儲外衣下的礦幣本質
FIL是早期崛起的區塊鏈項目之一,其發展方向圍繞去中心化展開。它試圖將存儲與去中心化結合,解決對中心化數據存儲服務商的信任問題。然而,FIL的底層技術FIL存在獲取速度慢等客觀限制,使其難以應用於熱數據場景。
FIL雖不是區塊鏈,但其採用的有向無環圖設計與許多公鏈高度契合,適合作爲區塊鏈的底層框架。然而,沒有經濟激勵的情況下,用戶很難自願成爲活躍的存儲節點。FIL正是爲解決這一問題而生。
FIL的代幣經濟模型包括用戶、存儲礦工和檢索礦工三個角色。但這種模型存在潛在作惡空間,如存儲礦工可能填充垃圾數據以獲取獎勵。FIL的運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礦工對代幣經濟的持續投入,而非基於終端用戶對分布式存儲的真實需求。因此,FIL更符合"礦幣邏輯"而非"應用驅動"的存儲項目定義。
Arweave:極端長期主義的代價
Arweave的設計目標是爲數據提供永久性存儲能力。它不試圖構建分布式計算平台,而是圍繞"重要數據應一次性存儲並永遠留存"這一核心假設展開。這種極端長期主義使Arweave在機制、激勵模型和硬件需求等方面都與FIL大不相同。
Arweave以比特幣爲學習對象,致力於在長週期內優化永久存儲網路。即使市場關注度下降,Arweave仍在不斷迭代網路架構。從1.5版本到2.9版本,Arweave一直致力於降低礦工參與門檻,提高網路健壯性。
Arweave的升級路徑清晰展現了其存儲導向的長期策略:不斷抵抗算力集中趨勢,同時持續降低參與門檻,以保證協議長期運行的可能性。然而,這種長期主義策略也帶來了生態發展停滯等問題。
Walrus:熱數據存儲的新嘗試
Walrus的設計思路與FIL和Arweave完全不同,它致力於優化熱數據存儲的成本效率。Walrus認爲FIL和Arweave的存儲開銷不合理,試圖在數據可得性與成本效率之間尋找平衡。
Walrus的核心技術是Redstuff編碼算法,源自Reed-Solomon編碼。Redstuff能快速將非結構化數據塊編碼成較小的分片,分布存儲在節點網路中。即使多達三分之二的分片丟失,也可以快速重構原始數據。這使得Walrus在保持較低復制因子的同時,提供了較高的數據可靠性。
Walrus主要針對NFT等內容資產的熱存儲場景,強調動態調用、實時更新與版本管理能力。它依賴Sui公鏈的高性能,以構建高速的數據檢索網路,從而在不自行開發高性能公鏈的前提下顯著降低運營成本。
Shelby:專用網路釋放Web3應用潛力
Shelby試圖從根源解決Web3應用面臨的"讀性能"瓶頸。它引入了Paid Reads機制,將用戶體驗與服務節點收入直接掛鉤,激勵節點提供更快、更穩定的數據返回服務。
Shelby的最大技術突破是引入專用光纖網路,爲Web3熱數據的即時讀取提供高性能傳輸通道。這種架構繞過了公共互聯網,顯著降低了跨節點通信延遲,確保了傳輸帶寬的可預期性和穩定性。
在數據持久性與成本方面,Shelby採用Clay Codes構建的Efficient Coding Scheme,實現了低至2倍的存儲冗餘,同時保持高度的數據持久性和可用性。這使Shelby在技術效率和成本競爭力方面都具有優勢。
總結與展望
從FIL、Arweave、Walrus到Shelby,去中心化存儲的發展路徑清晰可見:從"存在即合理"的技術理想主義,逐步走向"可用即正義"的現實主義路線。早期項目側重於去中心化和經濟激勵,但忽視了實際用戶需求。隨着行業發展,性能、成本和應用場景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Shelby的出現標志着去中心化存儲首次對"Web2級可用性"提出系統性回應。它通過專用網路、高效編碼和創新激勵機制,爲Web3世界重構了原本專屬於中心化雲平台的能力。雖然仍面臨開發者生態、權限管理等挑戰,但Shelby爲行業開闢了一條"性能不妥協"的可能路徑。
去中心化存儲的普及之路,需要從概念熱度和代幣炒作轉向"可用、可集成、可持續"的應用驅動階段。未來,能夠有效解決用戶痛點的項目將有機會重塑基礎設施敘事的格局。從礦幣邏輯到使用邏輯的轉變,或許預示着去中心化存儲行業新時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