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五一囤幣:從資本主義生產邏輯看比特幣稀缺性
五一假期來臨,我們不禁回想起這個國際勞動節的由來。它源於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工人爲爭取8小時工作制而進行的大規模罷工。
每逢這個時節,總有一些自詡爲經濟學專家的人士鼓吹取消勞動法,提倡完全自由僱傭制。然而,我們需要認識到,經濟學理論和觀點往往帶有特定立場。即便有人試圖掩飾自己的立場,只要他們發表言論,其傾向性就會顯露無遺。
這些所謂的經濟學專家,大多站在企業主的立場上發聲。他們的論調可能正印證了某位文學大師曾經的批評——"資本家的乏走狗"。
這位文學大師曾經尖銳地指出,這類人往往對富人卑躬屈膝,對窮人則咆哮不已。即便沒有特定僱主,也會本能地討好所有富人,攻擊所有窮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專家聲稱5天8小時工作制會導致貿易戰甚至熱戰的論點是完全錯誤的。事實恰恰相反,過度加班和過量生產才是迫使資本家尋求海外市場的根本原因,這也是17至19世紀全球殖民戰爭的主要誘因之一。
人類的生產活動大致可以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自給自足,只求溫飽,不與他人競爭。
第二階段是爲滿足他人需求而生產,擴大規模直至市場飽和。
第三階段是純粹爲了利潤而生產,不顧實際需求,一味擴大產能,甚至不惜採取非常手段來創造需求。
顯然,第三階段的過度生產才是導致貿易衝突、戰爭和帝國主義的根源。這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典型特徵。
在這種模式下,資本家就像瘋狂追逐熱點的投機者,看到哪裏有暴利就會蜂擁而至。最終結果往往是供應過剩,大多數投資都會歸於零。
經歷過比特幣投資的人可能更能理解: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往往是稀缺的。盲目擴大生產,就像瘋狂追逐熱點一樣,表面上似乎財富唾手可得,實際上卻因過度供給而迅速貶值。
資本家爲利潤而生產,與追逐熱點的投機者無異。兩者都陷入了負和博弈的內卷陷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卷,表現爲現代經濟學普遍認可的生產過剩現象,即生產的商品賣不出去,最終導致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關鍵區別在於生產的動機是"爲了人"還是"爲了錢"。第二階段及之前,生產還是以人爲本的。而從第三階段開始,生產就變成了以金錢爲本。
這就引出了一個著名的哲學命題:人究竟是目的還是手段?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答案很明確:人是實現利潤的手段。
因此,金錢從滿足人的需求的工具,變成了人的主宰。人淪爲了金錢增值的工具,淪爲了廉價勞動力。
資本家最擔心的就是勞動者不再工作。因爲一旦所有人都停止工作,就沒有人爲他們創造利潤了。
所以,普通勞動者實現財務自由,對資本家來說是一件可怕的事。如果人人都財務自由了,誰還會爲他們工作?
因此,宣揚人人都能像資本家那樣不勞而獲、靠利潤生活的財務自由理念,很可能是一種智力稅,是一種收割手段。
教授你致富方法的人,目的往往不是讓你致富,而是爲了自己致富。這才是真實的邏輯。
合理的財務自由邏輯可能是,通過十年的勞動換取終生的自由。也許在生產力更高的未來,一年的勞動就能換取終生的自由?
那麼在當前的歷史階段,普通勞動者該如何突破困境?
其實你只需要看得更透徹一些。
世界是一個循環。
資本家從你這裏拿走的,你可以從另一端拿回來。
我們反復討論資本家和資本主義生產的邏輯,就是爲了提醒讀者,要站在更高的層次和維度去看問題。
既然資本家的所作所爲不過是一種投機行爲,那麼聰明的你應該明白,面對這種負和博弈的局面,你該如何從中獲利?
是否要參與其中?
如果你有絕對的優勢,那麼參與其中沒問題。願賭服輸即可。
或者你是操盤手。那麼你進入市場就是爲了收割。
但如果你只是普通人呢?
我找到的答案是,利用過量生產、過量發行和資本瘋狂的天生弱點,穩穩持有那個相對最稀缺的資產:
比特幣。
爲此,我總結了一句話:一切剩餘歸比特幣。
囤好比特幣,五一安心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