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财经Finace
vip

大英博物館將丟勒的名作《犀牛》轉化爲銀質雕塑並嵌入比特幣區塊鏈


近期,大英博物館與Asprey Studio合作,將德國文藝復興先驅阿爾布雷希特·丟勒(Albrecht Dürer)的1515 年經典名作《犀牛》重新創作爲11件純銀雕塑。新創作的每件雕塑都刻有獨特的數字銘文,並嵌入比特幣區塊鏈網路中,以確保其真實性和出處可追溯。

丟勒當年在創作這幅《犀牛》版畫時,從未見過真正的犀牛,僅根據文字描述完成,展現了他對未知事物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原作素描仍然由大英博物館收藏。
這些銀質雕塑的制作過程非常復雜,包括先將雕塑模型進行數字分割再焊接成型。每件雕塑都帶有“父子銘文”,其中“父”代表大英博物館和Asprey Studio,而“子”則代表具體的雕塑作品。買家在購買時會先收到數字銘文憑證,而雕塑本身則需要數月時間定制完成。
Asprey Studio首席創意官Ali Walker表示,此舉是爲了確保作品的真實性和出處的可追溯性,而不是單純將原作轉化爲NFT。此外,相信丟勒如果在世,一定會很適應現代藝術圈的數字確權方式。
這並非大英博物館首次試水數字領域,該館早前已通過LaCollection平台發行了日本畫家葛飾北齋等藝術家的NFT作品,並與The Sandbox合作構建元宇宙藝術體驗。
此次與Asprey Studio合作再次凸顯了大英博物館在傳統藝術與現代技術融合方面的創新,爲藝術品認證與保護開闢了新路徑。
結語:
這場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的碰撞,不僅爲丟勒的經典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我們看到了區塊鏈技術在藝術領域的巨大潛力。
無論是銀雕作品的區塊鏈存證,還是大英博物館的數字化創新,都爲我們描繪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鏈上未來。
你認爲這種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會成爲未來的趨勢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区块链艺术 # 大英博物館 #丟勒犀牛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