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爲偶像應援 · Gate送你直達 Token of Love! 🎶
家人們,現在在Gate廣場爲 打 Token of Love CALL,20 張音樂節門票等你來瓜分!🔥
泫雅 / SUECO / DJ KAKA / CLICK#15 —— 你最期待誰?快來一起應援吧!
📌 參與方式(任選,參與越多中獎幾率越高!)
1️⃣ 本帖互動
點讚 & 轉發本帖 + 投票你最愛的藝人
評論區打出 “我在 Gate 廣場爲 Token of Love 打 Call !”
2️⃣ 廣場發帖爲 TA 打 Call
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發帖內容任選:
🎵 最想現場聽到的歌 + 心情宣言
📣 應援口號(例:泫雅女王衝鴨!Gate廣場全員打 Call!)
😎 自制表情包/海報/短視頻(加分項,更容易中獎!)
3️⃣ 推特 / 小紅書發帖打 Call
同樣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內容同上,記得回鏈到表單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008
🎟️ 獎勵安排
廣場優質發帖用戶:8張門票
廣場幸運互動用戶:2張門票
Twitter 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小紅書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 優質帖文將根據文章豐富度、熱度、創意度綜合評分,禁止小號水貼,原創發帖更易獲獎!
🕒 8
山寨季爲何姍姍來遲?
作者:A Aldokali
編譯:白話區塊鏈
幾個月來,加密資產交易者們一直在焦急地刷新價格圖表,期待“山寨季”的到來,屆時山寨幣將大幅飆升。然而,盡管有看漲的預測和短暫的漲,山寨季依然遲遲未現。
比特幣繼續主導市場,讓山寨幣愛好者不禁疑惑:爲什麼山寨季遲到了?到底還會有山寨季嗎?
01 比特幣的鐵腕控制:主導地位與機構採用
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其佔加密市場總市值的比例——在2024-2025年間一直徘徊在60%左右,這是自2017年牛市以來未見的水平。這種主導地位反映了市場對比特幣的偏好,原因在於其穩定性和機構的廣泛採用。
機構關注:2023 年末和 2024 年初批準的比特幣 ETF 吸引了數十億美元資金流入 BTC,使其成爲加密市場的“避險資產”。像貝萊德(BlackRock)和富達(Fidelity)這樣的大機構優先選擇比特幣,忽視了山寨幣。
減半效應:2024 年比特幣減半事件強化了其稀缺性敘事,吸引了本可能流入風險更高山寨幣的資金。
正如分析師本傑明·考恩(Benjamin Cowen)所指出的,“山寨幣通常在比特幣完成拋物線式漲後才會開始漲”。由於 BTC 仍在不斷創下新高,投資者沒有理由轉向山寨幣。
02 宏觀經濟逆風:聯準會對流動性的嚴格控制
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一直是山寨季希望的隱形殺手。與 2020-2021 年牛市(由近零利率和量化寬松推動)不同,2024-2025 年以量化緊縮(QT)和高利率爲標志。
流動性緊縮:量化緊縮抽幹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降低了風險偏好。作爲投機性資產的山寨幣依賴於過剩的資本,沒有流動性,它們只能停滯不前。
降息延遲:盡管市場傳言聯準會可能轉向寬松政策,但降息仍遙遙無期。在借貸成本降低之前,機構和散戶投資者都不願在山寨幣上冒險。
這一宏觀經濟背景與之前山寨幣季的流動性泛濫形成鮮明對比,當時的 Meme 和 DeFi 代幣曾大幅飆升。
03 山寨幣供應過剩:幣種太多,需求不足
加密市場充斥着超過 15,000 種山寨幣,但流動性卻跟不上。新項目每天都在推出,但總資本池依然分散,導致潛在收益被稀釋。
資本分散:更多的代幣爭奪相同的流動性,即使是有潛力的項目也難以獲得關注。
風險投資謹慎:加密項目的風險投資從 2022 年的 294 億美元下降到 2024 年的 71 億美元,山寨幣的開發資金嚴重短缺。
這種供應過剩創造了一個“擁擠的市場”,只有具備突出實用性或病毒式熱度的代幣才能脫穎而出——這與2017年的ICO熱潮或2021年的NFT狂熱相去甚遠。
04 散戶投資者缺席
山寨幣季通常由散戶的 FOMO(害怕錯過)驅動。然而,2025 年的散戶參與度與過去週期相比明顯減弱。
社交情緒低迷:追蹤加密相關社交媒體活動的指標顯示,市場缺乏 2021 年狗狗幣或柴犬幣熱潮時的狂熱。
謹慎行爲:在 2022 年市場崩盤中受創的散戶投資者如今更傾向於比特幣而非山寨幣。正如一位交易者所說:“當 BTC 今年上漲了 150%,爲什麼要買 Meme?”
沒有散戶的熱情,山寨幣缺乏點燃持續漲的燃料。
05 監管不確定性:雙刃劍
監管明確性對山寨幣至關重要,尤其是那些被歸類爲證券的代幣。盡管特朗普政府的親加密立場點燃了樂觀情緒,但進展依然緩慢。
ETF 延遲:針對 Solana、XRP 和狗狗幣的山寨幣 ETF 仍陷於監管困境。分析師認爲它們有 65-90%的批準可能性,但時間表尚不清楚。
DeFi 與穩定幣審查: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和穩定幣的監管模糊抑制了創新,使機構資金望而卻步。
在監管機構批準山寨幣 ETF 或明確規則之前,不確定性將繼續存在。
06 歷史模式:耐心是美德
加密市場具有周期性,山寨幣季通常出現在比特幣四年週期的最後一年。雖然 2025 年被認爲是下一個山寨季,但延遲並非沒有先例。
2017 vs. 2021:兩次山寨季都在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並進入盤整後發生。如果 BTC 穩定在 10 萬美元以上,資本可能最終流入山寨幣。
ETH/BTC 比率:以太坊對比特幣的表現不佳表明山寨季尚未開始。歷史上,以太坊通常引領山寨幣漲,但其對 BTC 的比率仍接近多年低點。
07 小結
山寨季並未消失,它只是在等待合適的條件。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宏觀經濟壓力和監管障礙暫時按下了山寨幣狂熱的暫停鍵。然而,歷史表明,一旦 BTC 進入平穩期,流動性回歸,山寨幣將迎來屬於它們的時刻。
目前,耐心和選擇性地投資於具有強大基本面的項目——如人工智能、DeFi或Layer-2解決方案——是關鍵。正如加密圈的諺語所說:“在市場中的時間勝過試圖抓住時機。”
保持關注,謹慎行事,並密切留意比特幣主導地位。山寨季的時鍾在滴答作響——只是時間問題,而非是否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