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 Gate.io WCTC S7 正式開賽僅剩 7 天
世界加密貨幣交易大賽即將開啓,總獎池高達 $5,000,000
👉🏻 立即報名:https://gate.io/competition/wctc/s7?pid=APP&c=moments_gatePost&ch=druYjDaF
報名參賽,不僅有機會贏取高達百萬美元的個人獎勵,更有 Gate.io 專屬週邊大禮等你來拿
全球頂尖交易員正在集結,一場交易盛宴即將開啓
🔗 活動詳情: 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440
金管會推《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最快 6 月底送行政院,借貸業務首納專法
台灣虛擬資產監管將邁入全新階段。金管會近期公布《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並規劃最快於今年 6 月底前送交行政院審查。為了廣納民意與產業聲音,金管會預計舉辦超過 22 場公聽會。新法規不僅攸關市場秩序與投資人權益,也成為本土業者未來發展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轉捩點。
草案進入收尾階段,金管會規劃 22 場公聽會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在 4 月 30 日受訪時指出,《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正進入最後修訂階段,預計 6 月底前可望送交行政院。為了充分彙整社會各界的建議,金管會將舉辦至少 22 場公聽會,希望打造一部兼顧創新與風險控管的法律架構。
業界盼分層管理 開放更多元虛擬資產商品
多數業者在公聽會上建議,監理制度應採「循序漸進」與「分層管理」原則,根據業者規模、業務風險採不同程度的監理強度。同時呼籲政府應適度開放國內業者經營如ETF、永續合約等更多元商品,以避免被境外平台搶得先機,造成本土業者競爭劣勢。
VASP 公會提三建議:分級監理、延長過渡期、借鏡香港經驗
中華民國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VASP 公會)指出,《虛擬資產服務法》應可參考《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根據保管資產金額與業務風險高低來區分監理強度。例如,對大型業者採取許可制,而小型、低風險者則維持登記制。同時,建議比照香港打擊資恐經驗,將目前草案中的六個月過渡期延長至一年,提供業者更充裕的調整時間。
HOYA BIT 籲明確上下架標準,穩定幣審計制度不可少
HOYA BIT 創辦人彭云嫻表示,政府應建立一套清楚、循序漸進的虛擬資產上下架審查標準與流程,有助於穩定市場與提升透明度。她並建議設置預警機制與緩衝期,以減少因資產下架造成的市場波動。針對穩定幣部分,彭云嫻強調應要求發行方具備充足準備金、定期公開審計報告,以保障資產兌換性與安全。
MaiCoin 建議納入更多金融創新產品
本土大型虛擬資產平台 MaiCoin 集團則建議,未來法規應納入更多具潛力的虛擬資產業務,如加密貨幣 ETF、永續合約、雙幣選擇權等,以鼓勵創新發展,同時避免外資平台壟斷新興業務機會,進而拉大競爭落差。
法學教授楊岳平:草案具彈性雛形,細節應留待子法規範
針對草案內容,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楊岳平指出,現階段草案雖未列出明確執行細節,但已有分層管理的架構雛形。若主法條文過於細節化,未來修法恐將面臨困難,因此細部規定應透過未來的子法、法規命令或行政規則補充調整。
借貸業務首納專法,成國際稀有制度突破
楊岳平進一步說明,此次草案首度將「虛擬資產借貸業務」正式納入規範,這是相較於現行登記制度的重要突破。其模式為投資人將穩定幣借給業者,業者則提供利息報酬。此類業務在國際上仍屬少數受到法律納管的領域,台灣若能領先納管,將有助提升市場信賴與法規競爭力。
新法最快兩年後上路 改革仍有空間
雖然草案即將完成並送審,但學界普遍預估,即便今年完成立法三讀,正式上路至少仍需兩至三年。這段期間將是政府與產業攜手調整、實驗與完善監理模式的黃金期。未來法規能否在保障投資人權益的同時,為產業創新留足空間,將成為衡量新法成敗的關鍵。
這篇文章 金管會推《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最快 6 月底送行政院,借貸業務首納專法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