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穩定幣萬億市場爭奪戰開打,普通人如何搶佔先機?

從華爾街到陸家嘴,從矽谷科技巨頭到杭州電商總部,所有人都在關注香港金管局即將發放的首批穩定幣牌照——這張「數位金融準生證」,可能孕育出下一個萬億美元級別的商業帝國。隨著《穩定幣條例》將於 2025 年 8 月 1 日正式生效,香港正加速邁入數位金融新紀元。這不僅標誌著全球首個法幣穩定幣全面監管框架的誕生,也為合規機構打開了數位金融創新的大門。

一、法案落實:8 月 1 日開啟數位金融新紀元

2025 年 6 月 6 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公告《穩定幣條例》將於 8 月 1 日生效,這標誌著全球首個法幣穩定幣全面監管框架的誕生。根據條例,任何在香港發行法幣穩定幣或錨定港元的穩定幣,必須向香港金融管理局申領牌照,且儲備資產需 100% 等值隔離、實時可贖回。這項制度設計既防範了類似 TerraUSD 崩盤的風險,也為合規機構打開了數位金融創新的大門。

二、資本狂歡:Circle 的造富神話與市場波動

6 月 5 日,USDC 發行商 Circle 在納斯達克上市,股價從 31 美元飆升至 298.99 美元,市值一度突破千億美元。然而,狂歡背後暗藏殺機:短短兩週後,Circle 股價便回落近 40%,ARK 基金等早期投資人套現離場。

這種劇烈波動折射出穩定幣產業的雙重屬性:一方面,它是連結傳統金融與數位資產的橋樑,USDC 日均交易額已超過 150 億美元,成為跨國支付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其價值完全依賴儲備資產,一旦出現類似 2023 年 UST 崩盤事件,整個生態將面臨系統性風險。

更值得警惕的是,香港金管局明確表示,首批執照發放數量將控制在個位數。這意味著,即使巨頭們成功入局,也將面臨激烈的存量競爭。Circle 的案例證明,財富風口往往伴隨著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與市場情緒的劇烈波動。但是,Circle 的崛起並非偶然。其儲備資產中 88% 為美國國債和隔夜回購協議,每月接受德勤審計,這種透明化營運使其成為機構首選。更關鍵的是,Circle 正在申請聯邦信託銀行牌照,一旦獲批,將直接連接到聯準會支付系統,徹底改變穩定幣的結算邏輯。

三、巨頭競逐:電商與金融機構的牌照爭奪戰

這場牌照爭奪戰的激烈程度遠超預期。根據香港金管局披露,目前已有至少 9 家機構提交了申請意向,其中包括參與「沙盒計畫」的京東幣鏈科技、圓幣創新科技,以及渣打銀行與香港電訊的合資公司。這些機構中,既有傳統金融巨頭,也有區塊鏈新銳,更不乏跨國電商巨頭的身影。

京東的野心特別明顯:其旗下跨境支付平台「義支付」已與香港金管局展開深度溝通,計劃將穩定幣嵌入全球供應鏈金融體系。螞蟻國際則明確表示,將在牌照申請通道開啟後 24 小時內提交資料。更值得關注的是,沃爾瑪和亞馬遜的法務團隊已進駐香港,正在研究透過收購本地持牌機構曲線入局。

這場競爭的核心在於穩定幣的底層貨幣錨定權。雖然香港金管局尚未明確是否允許發行人民幣穩定幣,但許正宇局長已透露,若涉及其他司法管轄區貨幣,將與相關機構展開討論。這意味著,一旦政策鬆綁,人民幣穩定幣可能成為打破美元支付壟斷的關鍵武器。

申請牌照的門檻堪稱嚴苛:非銀行機構需實繳 2500 萬港元股本,關鍵管理人員需常駐香港,儲備資產必須存於持牌銀行並接受年度審計。這種高合規成本將中小玩家拒之門外,但也為頭部機構建造了護城河。

四、跨境支付革命:從「螞蟻搬家」到「秒級到帳」

在香港中環的金融城,穩定幣的應用場景正在快速落地。某跨境電商 CEO 透露,其團隊正在測試「港幣穩定幣+智能合約」的支付方案:當海外供應商出貨確認後,系統自動釋放穩定幣完成結算,整個過程耗時不到 10 秒,手續費僅為傳統電匯的 1/20。

這種變革的底層邏輯,在於區塊鏈技術對跨國支付的重構。傳統 SWIFT 系統需要經過 7-10 個中間行,耗時 2-3 天,而穩定幣透過分散式帳本技術,可實現「點對點」即時清算。香港金管局計算,若穩定幣全面普及,每年可為亞洲跨境貿易節省超過 200 億美元的手續費。

更具想像力的是,穩定幣正在突破傳統金融的邊界。華夏基金(香港)計劃推出支持穩定幣申購的基金產品,投資者可透過 USDC 或港元穩定幣直接購買基金份額,這將徹底改變跨境理財的遊戲規則。

五、監管天平:創新與風險的平衡藝術

香港金管局的監管智慧,體現在其以風險為基礎的監管架構中。《穩定幣條例》要求發行人必須將儲備資產與自有資產嚴格隔離,並定期接受第三方審計。同時,只有持牌機構才能向零售投資者銷售穩定幣,這有效防止了類似 FTX 事件的重演。

但監管的鬆緊度仍是市場關注焦點。例如,關於穩定幣與法幣的兌換比例,金管局僅要求「在合理條件下按面額贖回」,這為發行人預留了操作空間。這種「原則性監管」模式,既避免了過度干預,也為技術創新留下了彈性空間。

六、策略博弈:中美競逐數位金融話語權

香港法案的深層邏輯,是一場關於全球金融規則主導權的爭奪:

美元霸權的數字延伸: 美國透過《GENIUS 法案》推動 USDC 等合規穩定幣擴張,本質上是將美元支付網絡向鏈上遷移,緩解美債流動性壓力的同時虹吸全球資本。Circle 申請聯邦信託牌照,正是要成為「鏈上美元的主權代理人」。

人民幣國際化的破局之路: 香港通過穩定幣立法,建構離岸人民幣的鏈上通道。1.2 兆元離岸人民幣若轉化為穩定幣,可透過智能合約提升資金利用率,配合數位人民幣試點形成「雙軌體系」,最終實現大宗商品定價權的突破。

監管框架的規則競爭: 香港初創「地域+貨幣錨定」雙重管轄權,無論發行主體在哪,只要錨定港元或面向香港用戶即受監管,這種設計切斷了境外機構的套利空間,為其他司法管轄區提供了範本。

七、財富風口:機會與風險並存的新戰場

面對這場變革,普通人並非只能旁觀。以下三條路徑值得關注:

1、投資合規標的:

香港證監會即將推出的「虛擬資產 ETF 通」,將允許散戶透過港股帳戶投資合規穩定幣基金。

2、參與場景建置:

跨境電商、物流企業等可探討將穩定幣嵌入業務流程,降低匯率波動風險。

3、技術能力儲備:

區塊鏈開發、智慧合約設計等技能,將成為數位金融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結語: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

香港穩定幣法案的生效,標誌著人類社會正式進入「可程式貨幣」時代。當港幣穩定幣在東南亞市場取代美元現鈔,當人民幣穩定幣成為跨境電商的結算貨幣,我們正在見證的,不僅是金融工具的革新,更是國際貨幣體系的重建。這場變革注定充滿爭議與風險,但正如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所言:「穩健的監管框架,是數位金融永續發展的基石」。對一般人而言,理性掌握合規通道、關注科技落地場景,或許能在這場變革中獲得不錯的機會──真正的財富風口,往往屬於那些理解趨勢、掌握規律的人。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