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在2025年向150,000美元大關邁進?這就是專家們看漲的原因

最近,Galaxy Digital的首席執行官Mike Novogratz引發了一波對比特幣未來的樂觀情緒,暗示可能會躍升至150,000美元。但究竟這些預測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因素可能會真正推動比特幣向新的紀錄邁進?

Mike Novogratz:比特幣準備迎接新的牛市階段嗎?

這位數字企業家和投資者認爲,到2025年達到150,000美元是合理的。諾沃格拉茨強調,強勁的機構需求和有利的宏觀經濟框架正在改變比特幣的形象,現在越來越多地被視爲真正的數字避風港資產。

市場的挑戰:放緩、波動和獲利了結

然而,並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那麼簡單。盡管前景令人鼓舞,但新高的道路隱藏着一些障礙。Novogratz強調了市場中的幾個阻力:

已經從近期牛市中獲益的投資者的利潤兌現

交易平台上的波動性仍然很高

宏觀經濟因素,例如中央銀行採取的限制性貨幣政策

盡管有這些制約,整體氛圍仍然保持積極:

“有利的市場情緒持續推動比特幣,只要牛市的推動力保持不變,”

州諾沃格拉茨對比特幣雜志。

利率與比特幣:需要控制的變量

專家指出的一個基本方面涉及利率的影響。如果美國決定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美元可能會走強,從而限制可用於風險資產如 criptovalute 的流動性。

話雖如此,在傳統市場不確定的背景下,比特幣仍然是尋求替代資產的投資者的首選之一。只有利率的顯著上升似乎才能改變當前的方向。

比特幣與黃金:未來的價值存儲?

比特幣與黃金之間的比較正變得越來越激烈。對於比特幣是否可能隨着時間的推移取代黃金作爲“避風港資產”,支持加密貨幣的人與更傳統的投資者之間展開了熱烈的辯論。根據諾沃格拉茨的說法,比特幣越來越多地進入機構投資組合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

“真正的範式轉變在於資本從黃金向比特幣的逐步轉移。”

稀缺性:比特幣的數量限制爲2100萬枚;黃金的開採則不可預測得多。

數字可移植性:比特幣的轉移只需幾秒鍾,而轉移黃金則需要復雜的物流系統。

波動性:黃金歷史上更爲穩定,但比特幣可以獎勵那些願意承受劇烈波動的人。

比特幣在可攜帶性和可分割性方面相比於黃金更具優勢,盡管後者仍被認爲是長期內最穩定的避風港資產。

稀缺性與機構 adoption:比特幣未來的兩大支柱

稀缺性仍然是樂觀主義者的主要優勢之一。人們談論總共只有2100萬比特幣,但復雜的情況還包括許多“丟失”的代幣,進一步減少了實際可用性。對於許多專家來說,這個限制正是未來幾年推動需求的動力。

“HTML 格式

與此同時,機構採用持續以穩定的速度增長。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和大型銀行正在市場上佔據位置,吸引他們的是多樣化和保護自己免受通貨膨脹影響的可能性。在2024年,比特幣ETF及相關金融工具的使用顯著增加,機構投資者現在持有超過270億美元的比特幣ETF,與上一季度相比增長了114%。

“ 2025年比特幣會如何發展?

分析當前趨勢,2025年似乎將對比特幣來說是相當充滿事件的一年。以下是一些使增長可信的原因:

全球採用不斷擴大,個人和機構均在其中。

各國的法規更加清晰和包容,新的ETF獲批

新的ETF和金融產品可供尋求比特幣投資的投資者使用

這一組合可能進一步增強比特幣在國際層面投資組合中的作用。

超越視野:比特幣能否達到100萬美元?

如果我們從長遠來看,諾沃格拉茨並不否定比特幣到2030年可能接近一百萬美元的假設,前提是從黃金到數字資產的資本轉移真正完成。這是一個無疑大膽的選擇,但這是基於現在已經確立的稀缺性和採納動態。

爲什麼會談到150,000美元?支持該預測的因素

各種因素似乎推動比特幣的價格朝着15萬美元的門檻前進:

來自私人和機構投資者的日益關注

擴大與比特幣相關的金融工具的採用,例如ETF和衍生品

代幣的供應有限,這也得益於協議和一些比特幣的不可逆損失

美元在某些宏觀經濟階段的結構性弱點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波動性可能會引發突發的修正。盡管如此,許多分析師仍然繼續看到比特幣在長期內的可觀增長潛力。

機會和風險:投資者必須保持更新

邁克·諾沃格拉茨的願景反映了加密世界普遍存在的積極情緒,這種情緒受到稀缺性、全球需求和機構興趣等因素的推動。150,000美元的門檻無疑在可及之內,即使道路永遠不會是線性的,經歷高波動性的階段也是不可避免的。

BTC1.72%
WHY17.5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