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議題真的能影響聯準會主席的位置嗎?
川普早在選舉期間便不斷公開批評鮑爾,如今更以裝修爭議為由,進一步施壓。這場政治爭議正將全球市場情緒推向關鍵點。
鮑爾目前承受哪些壓力?若他最終被迫離任,可能引發哪些市場動盪?
川普與鮑爾的矛盾,核心在於政策方向:一方主張降息,另一方則維持原立場。自2018年以來,雙方圍繞此分歧,形成長期僵局。
值得注意的是,鮑爾原本是由川普提名出任聯準會主席。2018年2月,他正式接任,當時川普期望其推動寬鬆貨幣政策,支持經濟成長。
2018年10月,川普首次公開批評鮑爾,指出聯準會升息過快為「最大威脅」,並指責其政策不當。此後雙方分歧公開化,川普多次對鮑爾提出壓力,雙方持續激烈爭論。
2022年,鮑爾獲拜登提名連任,任期延長至2026年5月。進入2024年大選年,相關爭議進一步升溫。無論在競選期間或當選後,川普均多次批評鮑爾「行動緩慢、降息不力」,並多次要求其辭職。
然而,要更換鮑爾並不容易。依據美國法律,總統不得僅因政策分歧解除聯準會主席職務,除非有「違法或嚴重失職」的具體證據。
今年7月,事件出現變化。川普團隊提出新指控,認為鮑爾存在「政治立場偏差」及「在國會作出虛假陳述」,要求國會調查,並質疑鮑爾主導的聯準會總部裝修案有重大違規嫌疑。
同時,市場有消息指出鮑爾正在考慮離職,使事件迅速升溫。這場長達七年的政策博弈進入高峰。
前聯準會經濟學家Robert Hetzel直言:「聯準會已陷入政策困境。」
目前,鮑爾正面臨貨幣政策上的兩難:一方面,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推升物價壓力;另一方面,勞動市場已顯現降溫跡象。這些挑戰使聯準會的政策制定難度大幅提升。
若聯準會過早降息,可能導致消費者通膨預期失控;若選擇持續升息以穩定通膨,則可能引發債市波動與利率大幅上升,甚至出現金融市場動盪。
除了經濟挑戰,鮑爾同時面對明顯的政治壓力。針對川普的質疑,鮑爾選擇正面回應。他請求監察長持續調查總部裝修案,並罕見地透過聯準會官網詳細說明成本上升原因,駁斥外界對「奢華裝修」的質疑。
在經濟與政治壓力交織下,鮑爾正處於職業生涯最具挑戰的時刻。
如果鮑爾因壓力辭職,全球金融市場的「定價錨」可能出現動盪。
德意志銀行外匯策略全球主管Saravelos分析,若川普強行撤換鮑爾,隨後24小時內,貿易加權美元指數可能下跌3%至4%,固定收益市場則可能出現30至40個基點的拋售。美元及債券將面臨持續性風險溢價,投資人也可能擔憂聯準會與其他國家央行的貨幣互換協議受到政治影響。
Saravelos進一步指出:「更令人關注的是美國目前脆弱的外部融資環境,這可能導致比預期更劇烈且具破壞性的價格波動。」
此外,荷蘭國際集團策略團隊Padhraic Garvey等人亦發布報告表示,雖然鮑爾提前離職的可能性較低,但若發生,將導致美債殖利率曲線陡峭化。市場預期利率將下行、通膨加快、聯準會獨立性減弱,這將構成美元貶值的不利組合。
加密產業意見領袖Phyrex則從風險資產角度提出看法。他指出,即便川普順利更換鮑爾,也未必能完全主導聯準會。一旦通膨重新升溫,新任主席最終仍須回歸緊縮政策。若聯準會於經濟仍穩定、失業率低的前提下在9月開始降息,風險資產短期內可能受激勵,加密市場亦有望受益。然而,目前利率仍處於4.5%,後續流動性仍有待釋放。
鮑爾職位一旦動搖,市場隨即出現波動。這不僅是貨幣政策的調整,更關乎聯準會獨立性與政策權力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