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tegy再次增持比特幣,大膽布局還是高風險博弈?

2025-04-15, 02:28

2025年,全球經濟格局依然充滿不確定性,而一家公司卻以其對單一資產的執着押注引發廣泛關注——MicroStrategy(現更名爲Strategy)持續加碼比特幣(BTC),將其作爲企業核心戰略的基石。

近期,Strategy宣布增持3,459枚比特幣,均價82,618美元,截至4月13日,公司累計持有531,644枚比特幣,總投資額達359.2億美元,平均持倉成本爲67,556美元/枚。這一動作不僅彰顯了Strategy對比特幣的堅定信心,也讓市場對其戰略的長期可持續性展開激烈爭論。

從軟件公司到“比特幣銀行”

Strategy的前身MicroStrategy原本是一家傳統的商業智能軟件公司,但在2020年由創始人兼董事長Michael Saylor主導下,開啓了激進的比特幣投資策略。Saylor將比特幣視爲“數字黃金”,認爲其抗通脹、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其成爲優於現金和傳統資產的價值儲存工具。自那時起,Strategy通過發行股票、可轉換債券和高收益債務,籌集了數十億美元資金用於購買比特幣

截至2025年4月,Strategy的比特幣持倉已佔其資產負債表的核心部分,總市值按近期價格估算約爲439.2億美元,浮盈約80億美元。2025年比特幣收益率達11.4%,進一步爲公司的高調策略增添了市場背書。然而,這一轉型並非沒有代價:Strategy的股價與比特幣價格高度掛鉤,波動性遠超傳統企業。

“21/21計劃”:加槓杆的雄心

Strategy的比特幣增持並非簡單的現金買入,而是依托復雜的金融工程。其“21/21計劃”計劃在未來三年通過發行210億美元股票和210億美元固定收益證券,爲比特幣投資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例如,2025年3月,公司宣布發行20億美元股票,部分資金直接用於近期3,459枚比特幣的購入。

這種高槓杆策略讓Strategy得以在短期內迅速擴大比特幣頭寸,但也引發了財務風險的擔憂。截至目前,公司的債務融資佔比特幣購入資金的近46%。若比特幣價格持續漲,Strategy的資產負債表將大幅增值;但若市場進入熊市,高額債務的利息成本可能拖累公司現金流,甚至威脅其償債能力。

市場反響:支持與質疑並存

Strategy的比特幣戰略在市場上引發了兩極化的評價。支持者認爲,Saylor對通脹和法定貨幣貶值的洞察具有前瞻性,比特幣作爲稀缺資產(2100萬枚的固定供應上限)將在長期內升值。

Strategy的增持行爲也被視爲推動比特幣主流化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機構投資者逐漸入場之際。2025年比特幣11.4%的收益率,似乎爲這一策略提供了短期驗證。

然而,反對者指出,Strategy的“全押”比特幣策略缺乏多元化,過度依賴單一資產的表現。批評者認爲,高槓杆購入比特幣可能在價格劇烈波動時引發流動性危機。此外,Strategy的股價表現與比特幣價格高度相關,投資者實際上是在間接押注加密市場,而非傳統企業的運營能力。一些分析師警告,若比特幣進入長期下行周期,Strategy可能面臨類似槓杆崩盤的風險。

未來展望:比特幣的試驗場

Strategy的比特幣增持戰略無疑是金融史上的一次大膽實驗。它不僅挑戰了傳統的企業資產配置邏輯,也爲其他公司提供了借鑑——或警示。

截至2025年4月,比特幣市場仍充滿變數:監管壓力、技術發展和宏觀經濟環境都可能影響其價格走勢。Strategy能否繼續通過精準的市場時機和高超的資本運作維持其“比特幣銀行”的地位,仍需時間檢驗。

對於投資者和觀察者而言,Strategy的故事遠未結束。Michael Saylor曾在社交媒體上宣稱:“比特幣是希望。”無論這一希望最終是成爲現實,還是演變爲高風險的泡沫,Strategy的每一次增持都在爲這一問題的答案增添新的注腳。

Strategy以531,644枚比特幣的巨額持倉,站在了加密經濟的風口浪尖。其增持戰略既是對比特幣長期價值的堅定背書,也是一場充滿爭議的資本冒險。


作者:Rooick Z. ,Gate.io研究員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投資有風險,決策需謹慎。
*本文內容爲原創,版權爲Gate.io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一下
gate logo
Gate
即刻交易
加入 Gate 贏取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