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Web3中的演化:從概念炒作到實用應用

AI在Web3領域的演化:從炒作到實際應用

自2022年底ChatGPT出現以來,AI概念在加密領域一直備受關注。Web3社區素來對各種新概念持開放態度,更何況是未來應用前景廣闊的AI技術。AI主題在加密圈最初以"概念炒作"的形式爆紅一時,隨後部分項目開始探索其在Web3中的實際應用價值。

本文將分析AI在Web3領域的發展歷程,從早期的概念炒作到當前應用類項目的興起,並結合案例和數據探討行業趨勢。我們的初步結論如下:

  1. AI概念炒作的高峯期已經過去,未來將更注重實質性應用。

  2. 一些基礎設施類Web3 AI項目強調"去中心化"對AI安全性的好處,但用戶更關心代幣價值和產品實用性。

  3. 未來值得關注的AI相關加密項目主要是純應用類項目,或集成多種易用工具的平台類項目,這可能是AI概念炒作之後更長期的投資機會。

Web2和Web3中AI的發展差異

Web2世界的AI

Web2的AI主要由科技巨頭和研究機構主導,發展路徑較爲集中。大公司訓練封閉的模型,算法和數據不公開,用戶只能使用結果,缺乏透明度。這種中心化控制導致AI決策難以審計,存在偏見和責任不明確的問題。Web2的AI創新側重基礎模型性能提升和商業應用,但決策過程對公衆不透明。這一痛點促使了2025年像Deepseek這樣號稱開源但實爲"釣魚"的新AI項目興起。

除透明度不足外,Web2大型AI模型還存在兩個問題:不同產品形態的用戶體驗欠佳,以及專業細分領域的精確度不足。

許多用戶會選擇門檻低、體驗好的AI新產品來生成PPT、圖片或視頻,並願意付費使用。目前很多AI項目都在嘗試無代碼產品,以降低用戶門檻。

另外,Web3用戶常吐槽ChatGPT或DeepSeek在獲取特定加密項目信息時的局限性。大模型數據尚未精確覆蓋所有細分行業,因此許多AI產品正朝着細分領域深耕的方向發展。

Web3世界的AI

Web3是一個以加密行業爲核心,融合技術、文化和社群的廣泛概念。相比Web2,Web3更傾向於開放和社區驅動的路線。

利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架構,Web3的AI項目通常強調開源代碼、社區治理和透明可信,試圖打破傳統AI由少數公司壟斷的局面。一些項目探索用區塊鏈驗證AI決策,或由DAO審核AI模型以減少偏見。

理想情況下,Web3 AI追求"公開的AI",讓模型參數和決策邏輯可被社區審計,同時通過代幣激勵開發者和用戶參與。然而實際上,Web3的AI發展受技術和資源限制:構建去中心化AI基礎設施難度極高,少數Web3 AI項目實際仍依賴中心化模型或服務,僅在應用層接入區塊鏈元素。這些項目算是相對靠譜的,至少在真實開發應用;而大多數Web3 AI項目仍停留在概念炒作階段。

在Meme狂熱之後是一地雞毛還是破繭重生?

此外,資金與參與模式的差異也影響兩者發展。Web2 AI通常通過研究投入和產品盈利驅動,週期相對平緩。Web3 AI則結合了加密市場的投機屬性,常出現隨市場情緒波動的"熱潮"週期:概念火爆時資金湧入推高代幣價格,冷卻時熱度和資金迅速衰退。這種循環使Web3 AI的發展更具波動性和敘事驅動色彩。

對於Web3 AI的"去中心化AI網路"主張,我們持"謹慎期待"態度。畢竟Web3領域已有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劃時代項目。但目前階段,更現實的做法是考慮一些可即刻落地的場景,如在現有Web3項目中嵌入AI Agent提高效率;將AI與其他新技術結合,探索適用於加密行業的新思路;或開發專爲Web3行業服務的AI產品,在數據精確度或適配Web3工作習慣方面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在Meme狂熱之後是一地雞毛還是破繭重生?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ApeShotFirstvip
· 14小時前
炒作过后归平淡 就这呗
回復0
女巫攻击受害者vip
· 14小時前
炒作跑路有一手
回復0
不明所以鲸vip
· 14小時前
实用性快跑!高峰期已过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