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比特幣2015年垃圾交易攻擊回顧:歷史影響與今日思考
比特幣網路的歷史時刻:回顧2015年的"垃圾交易"攻擊
2015年夏天,比特幣網路遭遇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垃圾交易"攻擊。這些事件不僅對網路產生了技術影響,還引發了關於如何處理垃圾交易的激烈辯論,成爲比特幣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時刻。讓我們回顧這段歷史,分析當時的情況,並思考其對今天的啓示。
攻擊背景與動機
攻擊發起者是一家名爲CoinWallet.eu的比特幣錢包和交易所服務商。他們公開宣稱進行這次"壓力測試"的目的是證明增加區塊大小限制的必要性。當時,比特幣社區正圍繞區塊大小限制展開激烈爭論。大區塊支持者認爲1MB的限制過小,容易被垃圾交易填滿,影響正常交易。而小區塊支持者則認爲,增加區塊大小只會讓垃圾交易更便宜,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攻擊過程
第一輪和第二輪
2015年6月,CoinWallet.eu宣布將每5分鍾生成1MB的交易數據,試圖將交易積壓推高到241MB。第一輪攻擊因技術原因失敗,但第二輪攻擊取得了一定效果,導致一些用戶抱怨交易確認延遲。
第三輪
7月初發生的第三輪攻擊是最猛烈的一次。攻擊者採用了多樣化策略,包括向公共錢包發送大量小額交易,以及利用已知私鑰的地址創建更多垃圾交易。據報道,這次攻擊花費了約8000美元的費用。
第四輪
9月,CoinWallet.eu進行了最後一輪攻擊。他們改變策略,在論壇上公布了數千個帶有餘額的私鑰,引發了超過9萬筆交易。
攻擊影響與應對
這些攻擊對網路造成了顯著影響。根據一項學術研究,在攻擊高峯期,約23.41%的交易被識別爲垃圾交易。非垃圾交易的平均費用上漲了51%,處理延遲增加了7倍。
爲應對攻擊,社區採取了多項措施:
歷史教訓與現實思考
2015年的垃圾交易攻擊是比特幣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僅影響了技術政策,還加劇了社區內部關於擴容的分歧。這段歷史提醒我們,垃圾交易並非新問題,但其定義和處理方式仍在不斷演變。
比較2015年和近期的情況,我們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變化:
這些變化反映了比特幣網路的成長,以及圍繞其使用和治理的持續討論。隨着技術和社區的發展,我們需要不斷反思如何平衡網路的開放性、安全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