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穩定幣將如何衝擊既有的法定貨幣體系與國家主權體制

中級7/22/2025, 8:57:08 AM
本文不僅深入剖析該法案對穩定幣發行商所帶來的直接影響,也進一步探討其對全球貨幣體系、美元霸權、中美金融競爭,以及傳統金融體系可能產生的深遠影響。

轉載標題:《天才法案》與新東印度公司:美元穩定幣將如何顛覆現有法幣體系與國家架構

一、歷史幽靈再現:東印度公司數位化歸來

歷史從未單純重演,但總會押韻。當川普輕鬆地在《天才法案》(GENIUS Act)簽下大名時,我聯想到的,是歷史深處的影像——十七、十八世紀,國家授權下擁有主權力量的商業巨獸——荷蘭與英國東印度公司。

這項法案表面是金融監管的技術性調整,實則為21世紀的「新東印度公司」頒發特許狀,全球權力格局的重塑大幕正式拉開。

1a. 新權力的特許狀

四百年前,荷蘭東印度公司(VOC)與英國東印度公司(EIC)遠非尋常貿易行號,而是集商人、軍人、外交官、殖民者於一體的國家授權混合體。VOC獲荷蘭政府賦予徵召軍隊、發行貨幣、簽約、發動戰爭等權力。英國伊莉莎白一世頒給EIC的皇家特許狀,也賦予其印度貿易壟斷、軍事與行政主控權。這些公司不僅銷售商品,更主導了當時全球化的根本命脈——國際海洋貿易航線。

今天,《天才法案》立法所賦予的,是新時代權力巨擘——穩定幣發行商的正當性。表面上它以儲備金要求、資產認證等規範市場、防範風險,但實質效果,是藉由監管挑選、認可,打造出受美國政府背書的「穩定幣發行商」寡頭陣營。包括Circle(USDC發行商)、未來若合規的Tether,甚至蘋果、Google、Meta、X等擁有數十億使用者的網路巨頭,他們將不再只是去中心化叛軍,而是納入美國金融戰略地圖的「特許公司」。他們掌控的將是新時代全球貿易航線——全年無休、無國界的數位金融動脈。

1b. 從貿易航線到金融軌道

東印度公司的權威建築於對實體貿易路徑壟斷。他們用軍艦與要塞鎖定香料、茶葉、鴉片等關鍵貿易,攫取巨大利潤。今日的「數位東印度公司」則將掌控金融價值環流作為權力根本。當一套受美國財政部或專責機關監管的美元穩定幣,成為全球跨境支付、DeFi、RWA等基礎結算工具,發行商就有了制定金融規則的主動權。他們得以決定誰能加入這平台、能依命令凍結任一位址資產,也能規範交易合規門檻;這種滲透力遠超實體航線掌控,更為深層與無形。

1c. 國家與企業之間的共生與角力

東印度公司史是一場企業與母國權力關係的演進史。起初他們是國家推動重商政策、對抗同業如葡萄牙的代言人,但逐利本能使公司迅速脫離國家掌控成為獨立權力中心。EIC甚至為利益發動戰爭(如普拉西戰役)、從事鴉片貿易,數度拖累英國捲入不願涉足的軍事與外交泥淖。最終當公司因失控和擴張瀕毀時,只得靠政府救援,經1773年茶葉法、1784年皮特法逐步收緊監管,1858年印度大起義後權力回歸國王直轄。

這段經驗恰是未來穩定幣發行商與美國政府微妙動態的預演。現階段這類公司被視為推展美元霸權、牽制數位人民幣的戰略武器,但當其規模大到不可取代,自身利益將與政府需求產生拉鋸。屆時他們未必會無條件服從外交號令,有可能選擇與政府政策背道而馳。

這預示著,當私人美元穩定幣系統過於龐大,與國家主權的衝突便難以避免。日後我們極可能見到新一輪以利益為本的穩定幣立法升級。

下表清晰對照兩種跨越時空的權力主體,凸顯歷史的驚人重演:

歷史幽靈已然現身。透過《天才法案》,美國釋放出全新東印度公司。它披著科技創新外衣,手持區塊鏈權杖,內裡卻是商業帝國的古老邏輯——以國家授權為名,立足全球、最終挑戰國家權威的私人企業主體。

二、全球貨幣海嘯:美元化、大通縮與非美元央行的終結

《天才法案》催生的不僅是一個新權力主體,更是一場全球規模的貨幣海嘯。這場衝擊自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壞時就已埋下伏筆。那場歷史性「解放」為美元穩定幣的全球碾壓鋪好了路。對主權信用薄弱國家而言,未來民眾將在本國崩潰貨幣和隨手可得的數位美元間自由選擇,而非由政府指定法幣。這股無先例的超級美元化浪潮將徹底摧毀多國貨幣主權,帶來嚴重通縮沖擊。

2a.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幽靈

欲理解穩定幣威力,須回溯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一刻。當時美元與黃金、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形成以黃金為基準錨點的穩定結構。但「特里芬難題」成致命缺口: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美元須藉美國貿易逆差持續輸出,以滿足國際貿易需求;若逆差太多則信心喪失,體系終將瓦解。1971年,美國暫停黃金兌換,正式終止體系運作。

然而美元的「終結」正是新霸權的開端。隨著「牙買加體系」美元徹底脫離黃金,成為純信用貨幣。聯準會得以根據本國財政(如越戰開支)及全球美元需求發行貨幣,拓展美元霸權長達半世紀——一個全憑網路效應及國力支撐、無須黃金錨定的霸權體系。穩定幣(特別是美國法規承認者)正是後布雷頓森林機制的最終進化。它令美元流動性突破原有極限,能穿越政策壁壘、跳脫緩慢昂貴的銀行系統,直達全球每個數位終端與使用者手裡。

2b. 超級美元化(Hyper-dollarization)來襲

在阿根廷、土耳其這類深受高通膨與政治不穩之苦的國家,民眾普遍將本幣兌換美元以自保,這就是「美元化」現象。但傳統美元化門檻高:須有銀行帳戶、面臨資本控管與現鈔安全問題。穩定幣則徹底破壞這些障礙。只要有智慧型手機,任何人都能即時、低成本將即將貶值的本幣換成錨定美元的穩定幣。

越南、中東、香港、日本、韓國,「U店」正大舉取代傳統換匯,杜拜建商收比特幣,義烏小商家已可用U購菸品。

分散支付的無孔不入,將使美元穩定幣化由緩進轉為瞬時海嘯。只要通膨預期一上升,資本即「蒸發」脫離本國貨幣網,直流全球加密網路,這就是「主權貨幣被替代的趨勢加速」。

對信用早已搖搖欲墜政府而言,這是徹底毀滅。本幣地位將完全動搖,因為全民與企業都有高效完美的新替代工具。

2c. 大通縮下國家權力瓦解

當一國遭超級美元化沖擊,其主權將失去兩大關鍵:一、透過增發貨幣補貼赤字(鑄幣稅)之權;二、改變利率及貨幣供給調控經濟(政策獨立性)之權。

其結果極為慘烈。

本幣被瘋狂拋售導致匯率暴跌、惡性通膨橫行,但美元計價實體卻出現超級通縮,資產、工資、消費品等全面下探。

進一步,政府課稅基礎也將化為烏有。以劇烈貶值本幣計算的所有稅收皆失價值,政府財政終致徹底崩潰,國家治理從此癱瘓。

這個過程將以川普簽署天才法案為開端,結合RWA(實體資產上鏈)而進一步加速。

2d. 白宮 v.s. 聯準會:美國內部權力角逐

此場貨幣革命不僅將傷敵,亦必定引發美國內部危機。

現階段聯準會作為獨立中央銀行,掌控貨幣政策話語權。然而一套由財政部或白宮新機構監管、民間發行的數位美元體系,將形成平行貨幣管道。行政部門可藉監管規範調控穩定幣發行商,間接甚至直接介入貨幣供給與流動,繞過聯準會。這將成為行政部門為政治、戰略目標(如選舉年刺激經濟、精準制裁)打造的強大新武器,恐引發美元貨幣政策獨立性的信任危機。

三、21世紀金融戰場:美中競奪「自由金融體系」

若說穩定幣法案重塑國內權力格局,對外便是美國於中美博弈棋局下的關鍵部署——以立法推動一個私有、運作於公有鏈、以美元為核心的「自由金融體系」。

3a. 新金融鐵幕時代

二戰後美國主導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標誌重建經濟秩序同時,也是冷戰中排除蘇聯陣營的西方聯盟基礎。IMF與世界銀行等組織成西方價值的外交延伸。如今,《天才法案》要重塑的,是數位時代版本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以美元穩定幣為根基,打造全球開放性金融網路,並在意識形態上對標中國的國家主導模式。這猶如美蘇冷戰時期的自由貿易體系設計,但出手更直接、範圍更大。

3b. 開放包圍封閉:開放制 vs. 許可制

中美數位貨幣戰略根本對立,這是一場「開放」對「封閉」的意識形態較量。

中國數位人民幣(e-CNY)是典型「許可制」系統。其運行於央行嚴格管控的私有帳本,交易、帳戶全面受國家監控。這種數位圍牆花園雖有高效中央控管與社會治理能力,但高度封閉難以博取全球市場信任,特別是對隱私敏感的海外個體與機構。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天才法案》支持的美國穩定幣建構於以太坊、Solana等「無需許可」開放鏈。這代表全球任何人皆能無須中央允許創新——發展DeFi、創建市場、隨時交易。美國政府角色是美元資產的「信用擔保人」,而非系統運行者。

這正是非對稱戰略典範。美國以競爭對手對「失控」的恐懼為護城河,把全球創新者、開發者與尋求金融自由的大眾拉進美元生態。中國則被迫參與一場結構上無論如何不可能取得全球主導的比拼:國家控制的區域鏈如何勝過全球開放、活躍無比的美元鏈?

3c. 繞開SWIFT:層級壓制、徹底降維

近年中俄等國試圖自建金融基礎設施,繞過美國掌控,比如開發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替代品。然而,穩定幣出現讓這些自救方案顯得格外被動。基於開放鏈的穩定幣轉帳根本無需經由SWIFT或傳統銀行。傳值過程由分布式節點與密碼學保障,完全跨出舊體系之外。

這等同美國不再花力氣維護SWIFT城堡,而是乾脆新標準另起爐灶——在全新遊戲規則下競爭。當全球大多數價值都在這條新數位軌道上流轉,拼命打造「SWIFT替代」就像高速公路時代還要造馬車道一樣,徹底失去競爭力。

3d. 網路效應決勝負

數位時代理論的根本戰爭,是網路效應之爭。一旦平台累積大量用戶與開發資源,對手再難追趕。美國藉《天才法案》把美元——全球最強貨幣網路——與加密世界——最具創新活力的金融網路——深度融合,打造前所未見的網路優勢。

全球開發者將首選流動性最大、用戶最廣的美元穩定幣開發新應用。全球用戶也因資產豐富、應用多元大舉湧入生態。反觀e-CNY或可於「一帶一路」限定推廣,但其封閉特性注定難以抗衡全球美元開放系統。

綜上,《天才法案》遠非單純國內法,而是美國21世紀地緣政治戰略的核心部署。它以「去中心化」、「開放」概念鞏固美元霸權,其戰略不是對稱軍備競爭,而是變換金融戰場地形,把戰局拉進美國全面優勢的新維度,藉此對競爭對手實施徹底降維打擊。

四、萬物「非國家化」:RWA與DeFi如何徹底解構國家控制

穩定幣不是終極革命,而是潛入堡壘的特洛伊木馬。當全球用戶慣於用它存取資產、價值轉移,下一步更深刻的變革即將啟動。這場革命的核心,就是將一切有價資產——股票、債券、房地產、藝術品——轉換為可在全球公有帳本無礙流通的數位代幣。這「真實世界資產上鏈」(RWA)過程,將徹底斷絕資產對國家司法管轄依賴,實現資產完全「非國家化」,最終解構銀行為核心的傳統金融系統。

4a. 穩定幣:新世界入口的「特洛伊木馬」

在希臘傳說裡,人們用巨型木馬攻陷特洛伊城。如今穩定幣扮演相同角色。監管機構眼中,受監管、有資產擔保的穩定幣像是鞏固國家金融控制的「木馬」——一個相對可控的入門門檻。

反諷在於,GENIUS法案推動「安全」穩定幣以強化國家權力,同時又無意間為真正去中心化、非國家化的數位貨幣建構史上最大的入口點。

穩定幣是連接傳統法幣與加密資產的閘道,是跨界的「入口匝道」。一開始多數人只想享受其低成本、高效匯款或獲得補貼,但一旦下載數位錢包,接受區塊鏈交易,距離比特幣、以太幣等真正去中心化資產已僅剩一步之遙。

各種平台(如Coinbase、Kraken)本身即是加密資產超市。用戶以穩定幣入門,很快就受DeFi高收益或比特幣避險敘事吸引。從持有USDC到質押ETH參與收益挖礦,都是新入門者自然而然的行為延伸。

這形成國家治理的根本兩難。推廣美元掛鉤穩定幣強化霸權,必須普及錢包、交易所與友善應用,但上述基礎設施在技術上全為中立、不可控——同一錢包、同一交易所完全能同時支援合規穩定幣與匿名加密資產。

隨用戶熟悉加密金融,其對高收益、隱私、抗審查性的需求會自然提升,屆時將自動從單純穩定幣轉向滿足不同需求的多元資產。

4b. RWA革命:資產脫鉤國界

DeFi是革命高層,RWA則是底層經濟硬基礎。本質是將現實或傳統金融資產,透過法律技術轉為區塊鏈代幣。

設想如下場景:

  • 中國團隊App擁有全球數百萬蘋果用戶,其所有權經法律技術程序代幣化,在鏈上流通。
  • 該代幣透過DeFi協議在鏈上自由交易。
  • 阿根廷用戶一鍵下單,幾秒內錢包即收妥這項數位權益。

全流程——代幣化、抵押、穩定幣鑄造與資產轉移——全數鏈上完成,徹底繞開國際銀行體系與管轄疆界。這遠不止優化支付,而是打造無視國界、法律與政治疆界的金融平行宇宙。

這正是「貨幣非國家化」推動「金融非國家化」,最終帶來「資本非國家化」。

當資本可以非國家化,資本家自然也將脫離國家束縛。

4c. 傳統金融體系的終焉

這個由穩定幣驅動、以RWA為核心的數位金融新生態,對傳統金融體系是根本性威脅。傳統金融本質是資訊和信任的中介,銀行、券商、交易所、支付公司仰賴資本、系統與牌照管理信任並收取高昂費用。

區塊鏈提供了不可竄改、公開透明並可用智能合約自動執行的全新信任模式——「程式碼即法律」。此新范式下,多數傳統中介功能顯得低效且多餘:

  • 銀行存放款可由去中心化借貸協議替代。
  • 撮合交易可由AMM自動做市機制取代。
  • 跨境支付清算可由穩定幣全球秒級轉帳直接實現。
  • 華爾街資產證券化可由透明高效的RWA代幣化取代。

五、主權個體崛起與國家黃昏到來

資本若能無國界流通、資產可擺脫司法管轄、權力從民族國家轉移至私人巨擘和網絡社群,我們便進入這場革命的巔峰:一個主權個人主導、威斯特伐利亞舊體系終結的時代。穩定幣和AI共同推動的這場大革命,其深遠影響遠超法國大革命,因為它徹底顛覆權力的本質與存在形式。

(《主權個人》一書的確預見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命運)

5a. 《主權個人》預言成真

1997年詹姆斯·戴爾·戴維森(James Dale Davidson)與里斯-莫格勳爵(Lord William Rees-Mogg)出版《主權個人》,預言資訊時代將徹底重塑暴力與權力結構。他們認為民族國家能在現代崛起,因其能有效保護工業資產和課稅;但到了資訊時代,關鍵資本(知識、技術、金融資產)都能自由遷移甚至存在虛擬網路,國家如同牧人欲用柵欄困住長翅膀的牛,稅收和管控力量自然式微。

穩定幣、DeFi、RWA正是書中「網絡貨幣與經濟」的現實體現。現在精英個體能隨時將財富配置到全球RWA代幣,並透過穩定幣瞬間在不同法域間轉移,交易記錄則儲存在國家難以穿透的公有鏈上。書中預言的「個人脫離政府壓迫」與「財富者跳脫國家貨幣壟斷」現已成真。

5b.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終結

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後,主權國家一直是全球政經基礎,根本原則為領土內最高主權、國際平等與互不干涉。國家對境內人財物掌控權正是核心。

現今主權個體崛起正動搖此根本。當最有創造力與生產力的個體,其經濟活動與財富累積皆在「數位疆界」進行,領土邊界已無實際意義。國家將難以向全球流動菁英課稅,財源勢必衰減。為阻止資本逃離,政府或採取極端徵稅與打擊個人自主人力技術措施,反致菁英更快流失,進入惡性循環。結果是民族國家只剩福利與保障功能,成為為沒有進入數位經濟體系、流動性較低者服務的「保母國家」,與財富生產徹底脫鉤。

5c. 最後疆域:隱私與稅收終局大戰

此場革命下一個關鍵,就是隱私。當前開放鏈雖採偽匿名制,交易還可追溯;但隨零知識證明等技術深化(如Zcash、Monero),未來金融操作將真正達到完全匿名且不可追蹤。

此時全球基於穩定幣的金融體系結合強大隱私技術,對國家稅收將是終極挑戰。稅務機關將遭遇無法識別交易雙方與所得的黑箱,徹底失去監管與徵稅主導權。當國家再無課稅能力,事實上也難以再進行有效監管、公眾服務供給。

法國大革命以民族主權替代君主主權,將權力主體從國王轉移至國民,唯地域性本質未變。而穩定幣推動的是以「網絡主權」與「個體主權」消解「領土主權」。這不是權力的移轉,而是「去中心化」與「非國家化」的本質改變。這一範式轉移的深遠性,不下於甚至將超越法國大革命。今日我們正站在舊世界解體、新秩序曙光初現之際。新時代將使個體獲得前所未有的自由與力量,也將帶來現今難以想像的混沌與挑戰。

聲明:

  1. 原文出處:[TechFlow],標題:《天才法案》與新東印度公司:美元穩定幣將如何顛覆現有法幣體系與國家架構,著作權屬 [TechFlow] 所有。如對轉載有異議,請洽 Gate Learn 團隊,團隊將依流程儘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有意見僅屬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本中文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未經 Gate 授權,不得任意複製、截取或抄襲。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